来源:中国宁波网
宁波大学“双选双促”青春招聘见面会。
年,“00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与前辈们相比,他们面临着后疫情时代的大环境挑战,也拥有更多新职业的选择,拥抱更多样化的就业方式。
在这个初夏,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仍在进行中。记者走进在甬各大高校,对位毕业生进行了入班调查,同时也聆听了多位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故事,他们的选择,也代表了当下青年人的心声。而在他们的背后,更有政府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助推青年成才的感动。
入班调查
升学、入伍、就业他们的毕业选择更加多样
早上8点,赵沈宇换上工作服,走进生产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设备自动化改造和工序连线生产等,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保障。“最近完成的一个全自动插芯机,每日生产量是原来人工操作的4倍。”赵沈宇自豪地说。
赵沈宇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届毕业生,学的专业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方向)。早在一年前,他就以现代学徒制班学员的身份,进入宁波兴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习,现在已经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据了解,这个班的53名毕业生中,7名学生专升本,4名学生参军入伍,已有30名学生签订就业协议,1名学生自主创业,另有11名尚在实习的学生也分别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预计就业率在98%以上。
宁波大学届阳明创新班有56名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有54人(包括出国深造的3人),选择就业的2人,升学率96.44%,就业率%。54名学生通过免试推荐、考试等方式,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伦敦国王学院、纽约大学等海外著名高校。
而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22名学生中,有15人选择就业,有7人选择继续深造,就业率%。选择就业的学生中,有5人进入“小巨人”企业(宁波单项冠军企业)。
学生故事
直接就业、考研深造、出国留学……没有高低输赢,只有青春共鸣
从校园到社会,人生总要面对选择,一半是梦想,一半是现实。找工作、考研、留学、创业、灵活就业……记者采访了多名学生,他们就业的选择,没有高低输赢,只有青春的共鸣,对自我价值与人生意义的思考与探索。
宁波是制造业强市,学机械不愁前路
邱林伟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乐歌智能公司助理工程师
没有考研和就业的徘徊,邱林伟早已锚定“就业”目标。
他是福建仙游人,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最看重的是城市和专业。“我想学机械,宁波是制造业强市,综合考虑后,我选择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机械电子专业。”邱林伟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因为学校经常安排企业导师授课,校企合作紧密,邱林伟对宁波本土制造业龙头企业比较了解。去年夏天,投了三四份实习简历,不到两周,宁波均普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有了回音。
邱林伟在均普工业从事结构设计,实习4个月后,浙江乐歌智能驱动有限公司又向他抛来橄榄枝,邱林伟多方考量后,选择了乐歌智能公司。
“我想研究电机,电机这一块搞精通了,发展前景会很好。”邱林伟说,之所以选择乐歌,是因为乐歌给的岗位是在核心器件部电机组做研发,根据公司产品需求设计电机装置。如今,邱林伟已在乐歌实习了7个月,下个月就要转正,将从现在的助理工程师成为电机工程师。
未来,邱林伟想要扎根宁波。“家里人说起来都表示支持我的选择,其实我知道,他们还是希望我回去,但我非常喜欢宁波,环境优美,地铁四通八达,我的专业在这里不愁工作和薪酬。”邱林伟说。
现在,邱林伟已经开始盘算着在宁波购置房产,甚至还开起玩笑,让记者帮忙给他介绍对象。
学习、竞赛、科研样样不落的
“推免”研究生
戴家雷宁波大学“双一流”学科力学专业推荐免试成为浙大研究生
读研究生继续深造,这是戴家雷在大一的时候就定下来的目标。
进入宁波大学,又在“双一流”学科力学专业学习,戴家雷自是不甘落后。“刚入学时,在清华、浙大读研的学长学姐,回校分享他们的大学生活,当时我就暗下决心,要走得更高。后来又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和清华等众多名校学子一起交流,看到了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就更觉得要努力了。”戴家雷说。
连续4年积点分专业第一,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发表多篇SCI论文。他说,他的大学过得比高中还辛苦。
戴家雷所在的力学班,也就是宁大拔尖人才创新班,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大二开始,戴家雷就跟着导师到实验室做项目。课余时间、寒暑假……戴家雷泡在实验室,项目完成后,他在中科院三区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紧接着,他又参与了另一项研究,论文发表在中科院二区期刊。
一边学习一边做科研,其间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等比赛,并斩获大奖。三年时间做了这么多事情,戴家雷是名副其实的“时间管理大师”。
“周一到周五上课,课后就去实验室,周六就‘泡’在实验室里,周日复习一周课程、写作业。寒暑假,要么做实验,要么参加竞赛集训。”戴家雷说。
把时间掰开了揉碎了用,三年下来,他的学习、竞赛、科研样样不落,看似艰难的推荐免试(推免)资格,在戴家雷这里,自是水到渠成。
大学创业,
为赢得世界名校的Offer加分
徐焕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即将出国留学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CA英国创意艺术大学、英国金斯顿大学……站在毕业季,徐焕手握4所世界名校Offer,踌躇满志。
之所以能获得世界名校留学的机会,大学创业经历为他加分不少,而这份经历也让徐焕收获了比同龄人更丰富的人生经验。
年,初入大学的徐焕对时尚潮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摸索学习了很多关于球鞋特别是“潮鞋”的相关文化知识以及鉴定技巧。在随后的一波“炒鞋热”中,徐焕通过两个二手商品销售平台的价格差,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年,球鞋市场降温,徐焕开始尝试成为一名球鞋买手,利用商品在不同地域的信息差,通过控制成本来盈利。仅一年时间,就在某平台上有了多双球鞋的成交量,销售额达到万元左右。
与此同时,他在继续深造时,选择了跨专业的时尚管理。“作为设计和商科融合的专业,我相信它会更有利于我未来的职业规划。”徐焕说。
跨专业学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他还要兼顾自己的创业——球鞋交易。“那段时间,我在上课、建模、排版之外,别人午休的时候,我要画图、拼贴,傍晚还要赶去物流点拿鞋,晚上画设计图直到凌晨,只能拼命压缩睡眠时间。”徐焕说,“但能够为自己的理想拼搏一次,我感到十分骄傲。”
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搭建各类平台
政策支持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达到万人。浙江省届高校毕业生39.16万人,较届增加6万余人。受毕业生规模创新高、疫情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
为了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从政府到学校都推出了各种举措。教育部表示,从5月开始到8月中旬,将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系列活动;5月12日,人社部表示,推出一系列关于稳岗就业最新措施,预计总共释放亿元政策红利。
宁波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宁波市人力社保局组织开展“十城百校千企万岗”高校毕业生招聘宣讲工作,通过市内高校线上线下联动,为青年学子提供求职机会。
宁波市教育局大力推动在甬高校书记校长带队访企拓岗,6月1日-15日,校领导带队共走访家企业;推动在甬高校积极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6月7日-15日,在甬高校共举办线上招聘会35场、线下招聘会21场,参加招聘会的用人单位共计家次,提供就业岗位个,参加招聘会毕业生达人次。在甬高校届毕业生新增就业人。
6月,市教育局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面向专升本未上线毕业生,密集举办分行业专场招聘会;面向本科高校准备“二战”考研、考编失利毕业生,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推荐其应聘学校的科研助理岗位,鼓励其灵活就业,边就业边备考。市教育局联合市妇联,面向女大学生推出一批实习就业岗位。
在甬高校挖掘潜力,助力毕业生就业
在甬各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发掘潜力,积极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
宁波大学对接服务中央、省级机关选调招录,开展全程化服务实施“高质量就业”;定期召开就业专题会议,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群体开展重点帮扶、分类指导。
宁波工程学院聚政府、学校、校友三方合力打造宁波首个大学生“毕业生之家”,解决留甬创业就业家庭贫困毕业生的住房问题,帮助他们度过毕业后的“首年之困”。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毕业生离校前几个月实施“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包括培训提升、咨询指导、职位速递等多层次、多渠道推进就业工作、提升就业质量。
浙江万里学院充分搭建沟通平台,把就业岗位精准推送到每个学生身边,同时以一套“组合拳”助力大学生创业,设立创投基金,及时对优质项目予以扶持。
在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在就业上起到关键作用,技能型人才就业形势较好。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化工学院与镇海炼化、万华化学等企业深度合作,签订长期产教融合协议,通过“订单班”,每年为2家企业培养输送约名学生,学生毕业即就业。宁波晚报记者李臻王冬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