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满水生植物的河道
鸟瞰秋日的大东江,似一条玉带,波光粼粼;俯视清晨的沿山干河,绿波伴随着晨光,灵动鲜活……回眸高新区的一条条河流,碧波荡漾,风光旖旎。
这些年,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立足区域实际,标本兼治、精准施策,深入推进源头治理、长效治理,十年笃行勤治水,水环境品质大大改善,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绘就出了一幅水清岸绿人欢乐的和美画卷。
整改前的陈渡界北四河
十年打磨固本强基补短板
治水先治污,水质关乎百姓生活。
高新区毗邻甬江,地处鄞东南平原多条重要水系的下游,辖区内现有各级河道及支流18条,河道总长度约45.41公里,水面面积约.84万平方米。
多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水岸共治”,围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制定“一河一策”综合治理方案,大力开展剿灭劣V类水体行动,实施河道清淤工程,在全区开展涉水污染源普查工作,从根源解决河道水生态环境问题,并同步构建水下森林、水生物链修复、生态河坎、人工湿地、沿河绿带等多重生态治理体系,让河道呈现勃勃生机。
据介绍,年以来,高新区累计投入资金19.5亿元,完成鄞东南沿山干河、大东江水系等14条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主干河道整治率达92%,生态型河道占全区河道总数比例为75%。水环境持续改善,劣V类全面消除,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辖区的梅墟、新明、聚贤等3个街道先后获评“水美乡镇”;大东江、沿山干河、甬新河、新杨木河、老杨木河、朱家河、李家河、汪家河等河道荣获省级“美丽河湖”。
整改后的陈渡界北四河
十年深耕精细维养勤保护
年,宁波市水利局将部分水利管理职能下放至高新区,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担了该职能。
十年来,高新区不断完善精细化、常态化、全域化管理模式,辖区河道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防洪减灾保安全和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据统计,通过沟通水系、拓疏河网,区域内水域面积从年底的.58万平方米增加到年底的.84万平方米,水面率从年底的5.29%提升至年底的8.4%,区域泄洪排涝能力明显增强,城镇治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
目前,全区已实现水域及周边环境每周一次巡查全覆盖,引进第三方考核单位,实现“日巡查、周考核、月通报”的管理模式,通过智能无人机、无人船等新技术,补充人工监测盲点,实现无死角、多维度监测,河道保洁和水利设施养护覆盖率%。
整治前,沿山干河是条断头河,河水混浊发臭,周边杂草丛生,两岸垃圾成堆。年,高新区开始对沿山干河进行整治。“我们主要实施了河道清淤、河面疏浚拓宽、新建河坎、拆除老桥等系列改造项目。如今,陈渡界北四河与沿山干河一水相依,水清岸绿,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水利工作负责人说。
十年开拓科学治理促实效
十年治水路迢迢。从“治水”走向“智水”,用科技赋能治水之路,是高新区一直探索和前进的方向。
年,高新区开始对河道基本信息实行动态巡查更新,对河道积淤和水环境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分析。
年,高新区在全市第一个开展“全区涉水污染源排查项目”,在浙江省第一批推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并持续探索“智慧化”的河道管理模式,在宁波市率先利用无人机、无人船等高科技手段巡河,首次实现岸上、水体、空中一体化监测模式。通过智能无人机、无人船,结合通信、自动化、远程监控、网络化系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自主导航、远距离通信、视频实时传输等功能,并快速获取全面的水体信息,实现无死角、多维度监测。
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河网排口“一张图”管理,通过数据、影像等资料的存储、应用和管理,建立了一个多部门共享协作的信息平台,达成科学高效的运行状态。
年,高新区聚焦污染防治攻坚重点领域,又完成了全区余公里排水管网新一轮的排查和数据更新入库工作,城区主要管网都进行了CCTV内部检测,掌握了精准的一手资料,夯实了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年,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建立排水管网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集成多维度的空间信息数据实现排水管网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并基于“移动和互联网+”的技术开发了排水管网管理系统移动端,将排水管网信息和各类业务管理应用手机移动端,便于排水系统的日常巡检和动态管理。据了解,该平台被宁波市科技创新协会评为“年度卓越创新产品”,荣获宁波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学会“年宁波市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金奖项目”。
目前,在数字赋能之路上,高新区逐步探索形成了“看水一张网、治水一张图、管水一平台、兴水一盘棋”的水利管理新模式,在水域、河道管理范围、沿河排口等方面提升了一体化监管水平,并通过提高无人机、无人船设备巡航频率,强化事件“上报、处置、回复”的闭环管理,推进“人工管水”向“智慧管水”的不断转变。
如今,漫步高新区,绿树成荫,碧波环绕,生机盎然,美不胜收。十年孜孜以求,为辖区居民换来幸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秉持创先争优精神,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努力开创治水兴水新蓝图。
宁波晚报记者边城雨通讯员孙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