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一段宁波街头救人的视频在网上火了,宁波人陈敏华等三人用堪称“教科书级”的救援“圈粉”无数。
在这样的危急关头,陈敏华想都没有想就出手相救,给她最大底气的,是过硬的专业急救技术。
她是AHA-HS(国际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导师,曾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50多场马拉松赛道的急救保障。她最大的心愿是: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
一波教“科书级”的救援
让她“圈粉”无数
事情过去已经十几天,现在碰到相熟的朋友,还有人会提起这件事。“你胆子真够大的,就不怕出事啊?”面对类似的反问陈敏华总是一笑而过。
“在保护脊柱的情况下,翻到侧卧位是为了把卡住他脖子的头盔带撤除,不然会影响到呼吸,脱调头盔后立即再翻到仰卧位,解开衣服扣子,保持呼吸通畅……”陈敏华现场救援时,周围很多人劝她“不要碰”,说已经打了。
“急救是争分夺秒的,只有‘黄金4分钟’。”陈敏华坦言,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救人,“我第一时间上前,就是希望用自己的专业帮助他。”
说起来,这已经不是陈敏华第一次救人了。
年10月,她曾在上海浦东飞往底特律的航班上和乘客联手开展了一场万米高空的救援。当时,一名外籍乘客起身去洗手间时,突然瘫倒在地,陈敏华迅速上前救助,最终帮助这名乘客转危为安。
这些年,在车上备急救包早就成了陈敏华的一种习惯。短途旅行时,她还会带上便携式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我希望所学的急救技能一生都用不到。可是一旦用到了,没准就关系的他人的一生。”
6年前接触急救培训
以志愿者身份参与马拉松
陈敏华是从年开始接触急救培训的。
年12月31日夜晚,很多人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时,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事后接受采访时,来自温州的一名护士呼吁,希望大家都能够学习急救知识。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如果当时有更多游客懂一些急救知识,公共场所能配备一些急救设备,后果可能不会这么严重。”一段时间后,她就带着家人一起去上海学习急救培训,“希望有一天,学急救培训可以像学游泳和学车一样,成为一种必备技能。”陈敏华说。
年3月,陈敏华以志愿者身份报名参加无锡马拉松应急保障工作。那次,有一位选手倒地昏迷,志愿者和急救人员在CPR和AED的配合下,将选手成功救回,这是中国首例马拉松“猝死”AED施救成功的案例。
从那一年开始,陈敏华开启了与马拉松的缘分。走进她的公司,墙面上挂着形形色色的马拉松赛事纪念牌。
“每一场马拉松赛事,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意外。经历过这样的意外越多,我就越认定,急救培训对每个人有多重要。”这几年,她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50多场马拉松赛道的急救保障。
带动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