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年,一起来讲上海闲话 [复制链接]

1#
上海夜景陈梦泽摄上海闲话近来跟着热播剧也起了个“蓬头”。不过,现在如果要给“上海闲话”下个定义,不知是该定义为“上海人讲的闲话”?还是“在上海讲的闲话”?因为现在,交关上海人家的小囡不太会讲上海闲话;到马路上走走,听到的很多都是普通话或者“外来”地方话。阿拉小辰光,石库门七十二家房客,虽然没有上海本地人,但大家祖籍基本都在苏浙“包邮”地区,差别只不过王家外婆是宁波人,上海闲话里有“咸”味,带了宁波腔;华家姆妈出生在苏州,讲出来的上海闲话嗲兮兮糯搭搭;马家爷叔祖籍苏北,努力想讲一口上海闲话,但总有一眼眼咬字不太清爽。大人讲家乡上海闲话,阿拉小人在弄堂里讲的绝对是正宗上海闲话。“”的上海读音“两把烂泥”,三个相同的“2”要读出三个完全不同的音,阿拉是一点也不会搞错的,否则,要被小朋友们笑话“上海闲话讲不来,咪西咪西炒咸菜”。只有到学堂上课,阿拉才讲普通话。阿拉的普通话还是缺了口气,前鼻音后鼻音、翘舌不翘舌由本人随意发挥,是“上海普通话”,跟北京人的“普通话”有所区别。等我有了小囡,约法三章,在屋里向必须讲上海闲话,但伊拉小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侪改用了普通话,这和阿拉上海的发展、新上海人的增多密不可分。由于缺少了操练的机会,儿子讲讲日常上海闲话没有啥问题,但碰到“关脱、戆脱、闷脱”等上海俚语,就会“牵丝扳藤”,脑子转不过弯来了。不过,顶顶看不懂的是,有些爷娘是的的刮刮上海人,从小讲上海话的人家,现在在屋里反倒跟小囡开起了普通话,又常常因为发音不准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小便间里人交关”这种上海宁波普通话,不晓得能有多少人听得懂?记得有一次,儿子请同学来屋里吃饭,阿拉阿爸一句闲话也不讲,以为是搭架子。事后伊讲:“屋里讲普通话,像在单位开会;吃顿饭,像在做接待……单位、屋里内外无别,算了,闷头吃饭。”上海人家,样样讲究精致和腔调,就是讲的闲话也要内外有别的。“阿姨,侬好!”啊呦,难得在新公房的走廊里听到了上海闲话。阿拉这一层四户人家,独我一家上海人,其他是来自天南地北的新上海人,今朝在走道里听到了久违的上海闲话,哪能不让我欣喜若狂。“阿姨,阿拉学堂要求今年寒假完成一项挑战,我选择学讲上海话。可爸妈是外地人,能否麻烦阿姨每天跟我一道练习口语?”好聪明的一个小姑娘,在上海生活哪能不学上海闲话?教小囡讲上海闲话,这样的任务我很愿意完成。上海闲话是上海人民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积淀,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现在的上海,有阿拉从小就听的“阿富根”;有沈磊、叶波教大家学习上海闲话的电台节目——“听听讲讲上海话”;有上海电视台的沪语新闻《新闻坊》;有《新民晚报》的专栏“上海闲话”;就是日常乘公交车,也有普通话和上海话的“双语”站名播报……听上海闲话、讲上海闲话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上海学上海闲话、讲上海闲话,也许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我赶快上网订一本邵宛澍编著的《上海闲话》,了解上海的风土人情和世态百相;买一本小学沪语教材《小学生说上海话》,当“老师”必须认认真真,不可以“新箍马桶三日香”、“摆噱头”、“捣浆糊”。新年,就从用上海闲话拜年开始吧!(管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