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捡拾散落的文化碎片浙江方言专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素萍在浙江,吃饭叫做“食饭”。你或许不知,这是古汉语的遗存。在宁波余姚一带,绿不是单纯的叫“绿”,而是“滴滴绿(发音近似lou)”,指苍翠欲滴的绿;红也不叫“红”,而是“血血红”,指像鲜血一样的红。在杭州,方言表演的曲艺戏曲其实非常丰富,主要有小热昏、独脚戏、杭州评话、杭州评词、武林调、杭州滩簧和杭剧。而同时,杭州方言中的口彩(即吉利话)直白、简单。……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跨速发展,我国的语言方言正在迅速发生变化,而在其中方言文化可能是变化最剧烈的一部分。也许我们还会用方言说你我他,但已经无法说出婚丧嫁娶各个环节的方言名称了。也许我们还能用家乡方言数数,但已经说不全妙趣横生的乡音俗语了。至于那些世代相传的歌谣、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更是越来越消声匿迹。而方言恰恰是地域文化的精华所在。地方名物、民俗活动、口彩禁忌、俗语谚语、民间文艺……丰富而生动的“方言文化”值得被后代牢记,这是刻入血脉的传承。幸好,还有那么一群人,正在记录即将消逝的乡音,捡拾散落的文化碎片。他们采用文字和音标记录、录音、摄像、照相等多种手段,通过调查、整理、加工,建起了庞大的多媒体方言资料库。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使命,这一群人不畏赤日严寒,肩负各种器材,奔走于城乡郊野,他们努力找到合适的发音人,架起高清摄像机,与录影同步摄录。眼下,传统方言文化正在大面积快速消逝,他们在和时间赛跑。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徐越教授,是这群肩负使命者之一。她和浙江方言打交道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本月初,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徐越申报的《20世纪中叶浙江方言调查资料的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榜上有名。徐越告诉记者,本项目在整理20世纪中叶浙江方言72个点的方言调查资料的同时,将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对浙江方言展开综合研究,归纳其共同特点,比较其内部差异,探讨其特殊语言现象。贺知章说,乡音无改鬓毛衰。最让一辈子都在研究浙江方言的徐越害怕的,是乡音的快速“退出”。她无法想象,家乡人碰到一起但不讲家乡话的情形。在她看来,方言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联系家乡人情感的纽带,是一种对家乡的情怀。“方言是一种文化,又是文化载体。甚至可以说,方言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徐越强调,浙江方言的“存古性”尤其明显。比如,在杭州方言中,有“敲瓦片儿”的说法,意思是一起消费、费用平摊,类似现在流行的“AA制”,“但从‘敲’字保留白读音,发音近‘考’这一点来,可以看出,杭州市民的这种消费方式由来已久,是杭州人的一种传统。”很荣幸,我们邀请到徐越教授开设专栏,陆续发布她所整理的浙江各地方言影像,并结合文字介绍,请她带着我们拾起那些遗落在记忆中的乡音。再过不久,钱江晚报移动客户端“小时新闻”的“升学宝”频道将上线最新栏目,邀您一起听听家乡话,回想故乡那一轮明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