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伯庸带着新书来杭州一家医院的故事串起了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

9月4日下午,作家马伯庸的新书签售会在杭州市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举行,这次他带来了全新长篇历史小说《大医·破晓篇》,讲述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的故事。

马伯庸上一次来杭州,还是两年前。

年8月,他在“《钱江晚报》×浙江新华”主办的第八届春风悦读榜颁奖盛典上荣获了年度春风IP奖。

这次活动当天,正遇“轩岚诺”步步逼近,但大风大雨,也挡不住如潮的读者。

走进现场,就能感受到杭州读者的热情,有人为了内场席位早早等候签到,有人拿着新书直接在签名区排起了队,更多人里三层外三层地挤着,听马亲王分享那段乱世中的医者传奇。

作为一名高产创作者,马伯庸创作了《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风起陇西》等一系列大开脑洞的作品,且都相继被影视化,这次的新书《大医》有什么不同呢?

在签售会开始前,马伯庸接受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的专访。

医院背后的大时代

时间倒回到年,马医院职工文化讲座,一座建于年的哈佛楼(医院门诊楼)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他发现史馆里的诸多历史文献和文物,都能勾连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事件、大人物。

医院是中国红十字会的第医院,在清末的大变局时代,他们多次组织队伍参与上海鼠疫、皖北水灾、武昌起义等抗疫救灾活动。

马伯庸很兴奋,从医院的视角,就能串起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但创作这个题材,不光要熟知近现代史,还必须熟知上海城市发展史,甚至得懂点医学。

年,马伯庸正式开始了历时一年半的前期调研,翻遍了各种学术文库和图书馆,走访了很多老医生和老专家,还医院的旧档案库。

直到年12月31日,他才正式动笔,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写完。

最后,他以三个主人公为主线——在日俄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东北少年方三响、在伦敦公使馆里跑腿的广东少年孙希、不肯安享富贵的上海少女姚英子,讲述他们同时踏医院后,沉浮跌宕的医海生涯。

作为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哪里有疫情、灾害、战争,三位主角就要去哪里救死扶伤。晚清时局的跌宕起伏,又无时无刻不牵扯着三人的命运。他们相互扶持,在一次次救援中感悟到,何为真正的“大医”。

写《大医》是一种责任

在动笔两个月后,全球进入了疫情时代,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马伯庸一度想放弃这个项目,怕被人误解是蹭热度。但随着写作和调研的深入,他发现当下疫情的种种现象,与当年有着惊人的相似。

“在那个时代,中国多次面临深重的公共健康危机,比现在的环境恶劣十倍百倍都不止,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之下,许多白衣侠士挺身而出,身先士卒,义无反顾,我觉得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而疫情期间,我们的医护人员还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这种‘苍生大医’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绵延至今的。”

也因为亲身经历过了疫情,让马伯庸真正理解了发生的一切,而不是将文献里的故事当成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去处理。

其实相比马伯庸之前的作品,《大医》的“近代”和“医疗”两个属性都比较冷门,但他觉得,一个作家不能天天想着什么是畅销,这样很容易重复自己,也容易把自己的电都放光,还是要有一些社会责任感,尤其在疫情期间,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有这样一批人,知道他们的情怀、功绩和做出的牺牲。

他希望对于当下的疫情时代,人们也能多一分理解、深一点思考,更能体会医疗工作者的不易和伟大。

看《申报》学说话

马伯庸曾将自己的写作形容为“三明治式”。

三明治是上下两层加中间一层,上面一层是大的史实,最底层是生活细节,二者都尽量保持真实。在这两层真实之间,他会加入自己虚构的内容。

“换句话来说,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人物角色也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他的坐卧走,或者他的所有行为都是符合时代大趋势和当时的生活的。”

但《大医》里的虚构会更加不露痕迹,“我更加看重这本书的真实性”。

“就是你很难把真实和虚构分开了,我这里面所有的虚构,在历史上都有原型,里面的细节也罢,遭遇也罢,都有过类似的事情。我只是把这些戏剧性都集中在一些主角身上。”

为了创作这种真实性,马伯庸考虑得更加谨慎。

对于古代,了解的人不多,只要有那个氛围在就可以了,但是近代离我们并不遥远,稍微写得不对劲,大家就能看出来。

比如讲话。

“一个上海滩的买办,他讲话可能要夹杂着英文,一个当地的黑帮大亨可能要带一点扬州口音或者宁波口音,北京的需要带点北平话……”

为了进入这种氛围,马伯庸每天看当时的《申报》,“我每天都读上几则当时的新闻,看怎么说话,用什么词,报纸看多了之后,当时的氛围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当然,最困难的部分还是把握医疗方面的细节。

一开始,马伯庸找了很多医生朋友们,但后来发现他们帮不了自己,因为他们懂得的是现代正确的医疗办法,而马伯庸需要的,可能是当年正流行但却是错误的医疗手段。

比如治糖尿病,会让你吃生小麦粉,打点滴没有调速管,动手术用乙醚麻醉也没有剂量标准……

那会儿是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时期,每几年就有一个新发明,每几年旧的认知就会被推翻,他只能自己去一点点查。

“你什么时候写写杭州的故事?”现场,有读者这样提问。

作为杭州的常客,马伯庸本来就对杭州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几年前就说打算用杭州的人与事来写故事,现在更具象化了一步,“其实是想以西湖为主题的,但一直在找一个切入点——既能体现杭州的城市风格,又是大家少见的题材,才能动手。”

(原标题《他用医院的故事,串起了那个大时代》。编辑丁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