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冰清郑佳颖见习记者陈馨懿通讯员朱江华
任务圆满完成!
今天,浙江援冀核酸检测医疗队名队员全员归来,回到杭州!
援冀期间,医疗队高质高效开展核酸检测工作,24天累计检测新冠核酸样本万余人份,为河北省抗疫贡献了浙江力量。
这名队员分别来自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浙医一院、浙医二院、医院以及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5个地市级医疗单位,其中援石家庄队62人,援邢台队41人。
队伍平均年龄34岁,党员占5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33%,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20%,有北京、新疆等地援外经验占20%,是一支经验丰富、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敢打敢拼、战斗力强劲的专业技术队伍。医疗队携带有25台核酸提取仪、50台PCR扩增仪,以及14万人份核酸提取试剂和25万人份核酸检测试剂等价值余万元的物资耗材。
同期回来的还有浙医一院蔡洪流主任、瞿婷婷主任,以及浙医二院陆群主任。他们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抽调,作为国家指导组专家参与疫情防控。
下午的2点45分,浙江援冀医疗队队员们乘坐的飞机顺利抵达了萧山国际机场。
飞机停稳,舷梯放下,地面上有人高举着鲜花,晃着手向正要回到杭州大地上的队员打招呼。边下楼梯,队员边举起手回应。他们真的回来了。
经过了24天的辛苦工作,他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作为检测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支队伍,浙江援冀医疗队领队姚强说:“我们的工作任务是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需要。石家庄队全程参与了石家庄市裕华区的五轮检测,直到后面两轮不再有病人了才撤离。”姚强也提到接下来,队员们将在隔离后,归纳总结汇报本次工作经验。
“我们名队员,是一个有支援外地核酸检测经验的队伍,也非常有战斗力。”姚强补充道。
“我们去的时候,路上几乎没有什么人。医院的时候,广场上已经有市民在放风筝了,看着很开心。”捧着鲜花,一位年轻的医生带着笑容回忆道。
一束束鲜红的花朵,被送到了每位队员的手上。红花衬着红衣、胸牌上的红色国旗,队员们在机场合影留念。
医院医学检验科中心检验师杨越,形容这是一段“战友般的情谊”:“每一帧回忆都如同宝石般闪耀。”
这是她第一次参与支援疫区。每次接到院里支援疫区的通知时,她总是冲在前面报名。终于来到了石家庄,也感受到了压力:巨大的标本量,不固定的工作时间,总有些小麻烦。
口罩戴的时间太长,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有人开玩笑:“年纪大了胶原蛋白流失严重,弹不回来了。”有人橡胶过敏,手上红肿一片,也一笑而过。
“我们都是‘无敌忍者’。”杨越也学会了打趣,上厕所需要忍着,忍到头痛、想吐,不停地在咽口水,用意念告诉自己“我可以”。
医院的路上,她看到一开始空无一人的马路,如今熙熙攘攘。阳光正好,杨越的心情也明媚起来:“这段经历,我会把它好好珍藏。”
医院的张永乐,在返程的路上还有些亢奋:“昨晚大家都挺兴奋的,完成了一次任务。”今天,他凌晨1点才睡,早上5点半就起床了。
夜里半梦半醒,枕边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时不时收到消息。这是他援邢以后的习惯。
浙江支援河北邢台核酸检测医疗队连续通宵过4天,有时晚上收到样本,一直忙碌到清晨五六点。自出发到1月30日离邢,共历时24天,医疗队累计检测新冠肺炎核酸样本管,共计人份。其中,检出阳性样本13例。
“我也是在去河北的飞机上被任命为援邢领队的。”张永乐带领的40位队员,不少是过去跟着他学习使用PCR的医生。这次援邢,还碰上了两位医生的生日,大家凑在一块吃了蛋糕、唱了生日歌。
最想见到的,还是妻子和女儿。妻子同样是医生,女儿再过几个月就要中考了:“妻子上班早回家晚,女儿还比较让人放心,这段时间辛苦她们撑起家了。”
回杭隔离后,马上就要过年了。张永乐已经有超过15年没有过年返乡了:“我们做医生,还是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检验科的王华素医生是此次浙江省援冀医疗队的“夫妻档”。1月27日,丁昱随队回浙,目前正在德清集中隔离,现在终于把妻子也盼了回来。
援冀的24天里,王华素和同事每天“一刻不停地做核酸检测”。回家前,他们还马不停蹄地完成了龙窑县、南宫市和陇尧县三地的全员筛查。
“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河北人民很热情,生活上把我们照顾得很好。每次下夜班,我们都能吃到放在保温箱的热菜热饭,觉得很温暖。”王华素说。
援冀期间,夫妻俩把3岁的儿子放在了父母家照顾。在儿子眼里,爸爸妈妈是“抓病毒的奥特曼”,这大概是3岁小男孩最高的褒奖。
除了儿子,他们最挂念的是家里的两只猫,一只是从朋友家抱养的,另一只是收养的流浪猫。这段时间,丁昱的同事每隔一天帮他们喂一次猫。虽然不用担心口粮问题,但夫妻俩都迫不及待回去撸猫啦。
1月6日接到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紧急支援河北省的命令,省卫生健康委紧急抽调名医务人员,2小时完成浙江援冀核酸检测医疗队队伍组建。1月7日接到正式出发指令后,队员分别从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快速抵达医院,6小时内迅速完成队伍集结。
1月8日凌晨抵达河北后,医疗队日夜奋战,仅用10小时完成实验室勘察、队伍组编、仪器设备安装与调试、检测系统性能验证等工作,快速确立组织架构并依照河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部署,火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在冀期间,医疗队累计检测新冠肺炎核酸样本管,共计2362人份,参与河北省疫情防控形势研判,成为当地核酸检测质控标杆。
全队创新实验室内样本溯源规范流程,精准定位各区人员分配,统一协调指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来自75家单位的名检测人员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与同质化,日检测量达到60万人份,形成了“浙江模式”,为河北省抗疫贡献了浙江力量,得到了国家和河北省新冠肺炎联防联控领导组的高度肯定。
检测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在河北省抗疫最前线,做到疫情防控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战斗的第一线。队伍组建之初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冀期间,积极开展党建活动,通过主题党日、战地日记、工作日志等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示浙江医务人员良好形象。援冀期间,23名队员向临时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冰封的河北迎来了黎明前的曙光,逆行的英雄们安然凯旋。同舟共“冀”,山河无恙!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