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储运基地向能源枢纽转型数智技术赋能宁波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胡静漪通讯员方少英9月5日,来自澳大利亚的“金鹰”号LNG(液化天然气)船在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接收站码头顺利完成6.5万吨LNG货物卸载,驶离接收站码头。入夏以来,浙江地区气温持续攀升,高温预警频发。宁波“绿能港”作为浙江省的主力气源,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紧急用气需求。在基地另一侧,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首批5座储罐已完成升顶,它们是目前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27万立方米储罐,预计于明年全面建成投产,届时这里将成为国家千万吨级LNG储运基地。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一二三期全景。通讯员朱政摄如今,数字化工地、智能化管控为建设运营环节编织全域安全网,“网购式”交易、自助式提气提升基地对外辐射能力,数智技术正赋能宁波“绿能港”从储运基地向能源枢纽转型。保障安全生产LNG接收站属于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作人员需定期巡检现场设备设施,对跑冒滴漏进行排查。中国海油气电集团自主研发了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融合物联网、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用稳定可靠、灵活扩展的工业互联网来支撑安全生产。在接收站压缩机厂房,智能巡检机器人“小瓦”利用搭载的防爆拾音器采集压缩机运行声音。通过声波识别技术检测音频信息,就能比对历史数据判断当前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亚健康”运行状态。在“小瓦”到来之前,天气恶劣、工作量大是接收站一线作业人员面临的难题。而搭载激光雷达、红外线传感器的“小瓦”能够自主导航并感知周围环境,比如利用激光光谱检测空气中的甲烷气体,及时发现天然气的漏点,为巡检工作带来便利。不论刮风下雨,它都会在工作地点与能量补给站之间的既定路线上精准通行,一路拍下巡检点的仪表数据,将数据实时传输到控制系统中,最终以照片、数据记录和数据分析的形式生成巡检报告。宁波绿能港安全体验培训中心。记者胡静漪摄在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现场,每位施工人员的安全帽上都印着一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