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手安全一手温度,校园夜市为毕业季添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素萍通讯员龚轩

夜幕降临,欢声笑语打破了风华广场以往的空旷和平静,整齐划一的摊位上,生活用品、书本资料、美妆服饰等物品琳琅满目,价格实惠,有的甚至直接赠送。

宁波工程学院首次毕业季“校园夜市”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社交距离不失欢

货真价实任君选

场地布置时,工作人员早早地在现场画好了安全线;现场志愿者督促大家注意社交距离;校外商家在进入校园前,需要提交健康资料提前审批;在活动现场,大家戴上了口罩,即使是在最热闹的摊位附近,同学们也自觉地保持着一定的社交距离。

“疫情期学生不能外出,为方便学生生活采购,学校萌发了组织校园集市的念头。”宁波工程学院学生处处长楼巍华谈到组织此次活动的初衷时这样说到。同样是摊位售卖,同样增加了生活的烟火气,但是校园集市和现在火热的“地摊经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商家不盈利或者少盈利,让利于学生。“我们在前期组织摊位时,充分考虑同学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主动和晨光、一鸣、NIKE等同学们喜欢的品牌取得联系,利用学校销售量大的优势和商家议价,免除商家的摊位费,让商家打折、降价出售商品给学生。”

学长赠书送幸运

“罗洁学姐,可以和你们合影留念么?”在考研赠书、幸运漂流摊位前,一个脸颊绯红的女生接过赠书后腼腆地问道。

“可以啊。”罗洁满脸微笑地把项彦澍叫了过来。

电信班班长项彦澍和班团支书罗洁,在校园相识、相知、相恋,临近毕业,二人分别被爱丁堡大学,烟台大学录取。二人一起学习向上、携手走过四年的故事让人动容。谈到这次为什么会参加赠书活动时,罗洁说到:“毕业集市是一场诚意满满的道别,书籍和笔记上记录着知识点,更记录着我们拼搏进取的精神,在物资绿色循环的同时,更希望能鼓励学弟学妹们。毕业集市也是一次热爱与理想的接力,传递着我们毕业生的小小心愿,愿学弟学妹们过好大学里的每一天,未来可期。”

宁波工程学院届毕业生考研录取数量、质量实现“双优”。共人报名参加考试,平均每3个毕业生中就有1人报考。截至6月23日,人成功考上研究生。建交寝室和寝室“组团上岸”的学霸们也来到现场传递理想。

经管学院电商班周子鹤一边整理着书籍,一边说道:“我这里有一些很好的辅导书,扔掉就很浪费了,毕竟那儿有自己奋斗的痕迹,如果有学弟学妹需要,就让送给他们继续使用,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好好学习”。

学生借机练创业

“宁工乐淘”寻觅町50多个创业摊位整齐地排列在学生活动中心风华广场。校内孵化基地的创业工作室、校友企业及校内学生的自由交易组团为集市增加不一样的内涵。近名“摊主”带着超过多种产品练起了摊。

建交学院的张林逢人便介绍自己设计的筋模枪。他是一位健身爱好者,初底他敏锐地发现用于健身后肌肉放松的筋模枪在国外大受健身爱好者的欢迎。于是,张林带领团队设计了一款性能好但价格便宜3/4的筋模枪。一上市就销量喜人,张同学火速注册商标,目前正在申请1项发明专利和2项外观专利。

几位同学被“未来画家”团队的一台画画机器人所吸引,团队负责人蒋瀚慧说“我从小就有一个画家梦,但由于画画勾勒底稿会耗去很多时间,所以从入校后一直希望能有一台机器能快速勾勒底稿。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实现了这一梦想,我希望有了画画机器人的帮助,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谈到疫情对创业的影响,蒋同学说:“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不大,销量很好,光0多元的A类机器人就卖了多台,我们公司已申请了2项专利,产品还在不断迭代与升级,希望未来我们走得更好”。

据创新创业学院相关老师介绍,5月中旬学校开学后,孵化基地内半数以上的工作室曾一度因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而处于停摆状态,但同学们很快进行了调整,创业热情有增无减,本次“宁工乐淘”寻觅町活动的想法也是由孵化基地的同学首先提出。

活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主营汉服的八千云月工作室连夜赶紧多个端午挂袋、扇子等物品;从事3D建模的3DMAKER团队因没有实物展示,设计了各种新奇的小游戏吸引同学;各个团队的布置与装饰也是各显神通…….

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被迫按下暂停键,对在校的创业团队来说,这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宁波工程学院的创业团队不等不靠,积极开拓校内外市场。

“校鲜优”是学生创业团队开发的一站式校园生活综合服务平台。疫情期间,同学们自主研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