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文/图║杨志冠
那天,把散文《心底的那一份敬意》从QQ上离线发送给市文化局文艺处陈双虎处长。
认识陈处纯属偶然。十二年前,嘉兴市文联编辑出版了《嘉兴市优秀文学作品选?散文卷》。现在第六次市文代会召开之际,市文联又准备编辑出版《“人文嘉兴”文学系列丛书?散文卷》,并向全市征稿。我看到消息时,征稿活动已经结束。我打电话到文化局问,说我有两篇文章,是否还可以送去?他回答说,你送过来吧。
由于市体育局离市文化局很近,走过去也就5分钟。我立即把两篇文章打印后,直送到市文化局文艺处。然后,又应处长要求,把电子稿又发给了他。他评价说:写得好。文章后来入编《散文卷》。这样,就认识了陈双虎处长……
《散文卷》篇散文位作者散文目录
这一次,陈处又很快回复:好文。《文化嘉兴》杂志拟采用此文……
过了一天,是星期五(3月21日)。陈处来电说:文章本来准备发了,但有位领导看了后说,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三位领导都是真名真姓,慎重起见,是否请他们本人看一看?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放弃。因为觉得太难了。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还要去寻找一位七、八十年代的县委副书记;一位前嘉兴市教育局局长(十六大*代表);一位已75岁退休了的女副市长……
首先要找到他们的难度就很大,再说又要把文章给他们看。然后,再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都低调一点,我晕。我想,即使我是媒体记者,也不一定能成功。其实,不就是发一篇文章么,我干嘛呢?
但在电话里,我还是应付着陈处说,我试试看……
怎么试呀?哪里是切入口呢?真的放弃了?当天下午,我拨通了老同学阮望兴的电话。阮望兴曾任嘉兴一中校长,通过他兴许能找到马局长。他回答说,他最近一直在上海女儿家……
当天晚上,我闯进了老同事张开元老师的家。他与马局长是高中同学,应该有他的联系电话……
星期六(3月22日)下午,我拨通了马局长的电话,并自报了家门。马局长在电话里笑着说,他记得我。
我说我写了一篇文章,写到了三个人:一个是老县委副书记孙镜秋背包的故事;一个是你来七中看我后,骑着自行车离开时那个背影的故事;还有一个是范巴凌副市长向别人借了件外套接见外宾的故事。《文化嘉兴》杂志准备刊出,但要听听你们意见。其实我想,无非就是要证实一下我所撰写的文章的真实性……
我对马局长说,我想把稿件送给他看看,送到办公室或家里都行。他说,他目前不在嘉兴,要过一星期才能回来。他说,那时他不单单去七中是骑自行车,而且去市区的中学、小学、技工学校都是骑自行车去的。他又说,文章就不用看了,他完全信得过我……
马局长又说,范市长那里他帮助去联系,做工作。因为他们都是嘉兴市“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平时联系比较多……
放下电话后,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怎样才能找到孙镜秋副书记?
星期天(3月23日)中午,我拨通了曾在秀洲区科委工作过的老同学吴跃进的电话。他摇头:他真的不知道这位副书记现在的情况。我又拨通了原嘉兴县体委主任,后任*法委副书记林钦君(80岁)的电话。林主任告诉我,孙镜秋副书记已经九十三、四岁了。他的听力、视力以及身体状况都比较差,你就不要再找他了。你这样写他的文章肯定没有问题的。他又说,你这样写三个人的文章发好了,绝对没有问题的……
星期天(3月23日)下午四点四十五分,马局长打来电话。马局长说,他跟范市长联系过了。他向范市长讲述我那篇文章的大概。并问起范市长是否曾向别人借过衣服的事。
范市长说,是有这么一件事。她还记得当时住在市府宿舍时,对门那位女同志的名字。范市长还问,这篇文章将刊发在什么地方?马局长说,准备刊发在《文化嘉兴》杂志上。
《文化嘉兴》杂志
范市长说,还好还好,不是发在报纸上(《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如果发在报纸上,市里的领导会想,你们几个老的在干什么呀?(笑)
这几天所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世界上有些事情,有时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困难。三天,也就是三天,我完成了当初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文中的陈双虎处长,现任嘉兴市文联秘书长。
2.范巴陵副市长著有自传体小说《女市长》。
附:《心底的那一份敬意》
心底的那一份敬意
◇杨志冠
有感而发,心动而作;圆中国梦,聚正能量。只是目前形势,到处猛打老虎,狠拍苍蝇,再贴此文,是否合适,心中忐忑?——题记县委书记的背包
嘉兴,地处浙北的杭嘉湖平原;嘉兴南湖,中国革命航船扬帆起航的地方。嘉兴,这鱼米之乡是河流纵横,湖塘遍地。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当时的嘉兴县有三十个乡镇(公社)。而市区通往外界只有几条公路。县里的机关干部下乡,绝大部分都得走水路,坐轮船。而且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去就是二、三天。因为大部分乡镇,当天是更本回不了城的。
那个年代,机关干部下乡是个常态,没见过那个干部老是蹲在办公室里的。无论是管农业的、管卫生的、管教育的、管计划生育、还是管乡镇企业的,都经常下乡。分管农业和财经的副书记孙镜秋,更是经常下乡了。他在每次下乡时,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晴空万里。一年四季,始终有一个大背包挎在肩上,从不离身。
县委机关大院的各个局、部、办的干部,平时不大见到他,反而在乡里、村里却经常遇到他。碰到他的人多了,遇见的次数多了,有时就会在背后议论起这位副书记的背包。
这个背包里装的东西,竟成了一个秘密,有时也就成了大家一个的话题。好多年了,就是没有人知道副书记的背包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也没有人敢问他,尽管他为人和善,也没有架子,但他毕竟是县委领导哟。
有一次,几个妇女干部在一个村里碰巧又遇上了他。中午,一起在食堂用完午餐后,副书记到外面去走走。一个女干部在同伴的怂恿下,壮着胆打开了书记的背包。当一双黑色的、还沾着泥巴的高统雨靴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的时候,所有人脸上的笑意都戛然而止。众人都呆住了。因为没有一个人能猜到结果。所有人脸上那时的表情,使你真正懂得了什么叫肃然起敬……
其实,想想也是,一个分管农业和财经的副书记,必须经常到农村去,要到田间地头,了解庄稼的长势。才能要掌握粮食生产的情况。江南多雨,雨后乡间泥泞的小路,一双雨鞋确实是少不了的。但许多年来,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猜到这背包里,装的是一双高统雨靴……
三十多年过去了,嘉兴县早已升级成管辖五县(市)二区的地级市了,这位副书记也早已退休。今健在,也有八、九十岁了。也许他绝没有想到,到了二十一世纪又过了十年的今天,当满大街都流行LV包的时候,竟还有人记得他那只背包的故事。
局长的单车
记得那一年,因拦截一名抢劫犯,使发生在市中心的一桩恶性抢劫案即时告破。因而成为新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