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假即将上线记录假期生活,晚报小记者快 [复制链接]

1#

8天长假即将上线!

你打算怎么安排?

小记者们在开心过节的同时

也别忘了拿起手中的笔

记录下假期的难忘经历

快快来投稿吧~

参与投票

还有机会获得双倍稿费哦~

我的语文老师

滨东小学四年(1)班阳梓涵指导老师:吴玉琼陈建新

小学时光不知不觉已过了3年,教我的老师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语文学科的许老师。

许老师扎着丸子头,脸上总是带着亲切的笑容,露出浅浅的酒窝。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经常会在课间和我们分享她和二宝发生的有趣事情或者一个笑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下午。为什么呢?因为下午很多学生犯困,上课无精打采,此时老师来个笑话,同学们顿时就会变得精神起来。许老师经常通过这个方法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我们的上课效率。

一次,我参加了晚报小记者团组织的活动,写了一篇作文,妈妈发给许老师请她帮忙指导。许老师很耐心地指导我修改作文,来回修改了几次,最后帮我投了稿。之后的每一天,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去翻阅报纸,留心小记者习作版面。

终于有一天,我在晚报上看到了自己的文章,我激动得大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版面右下角的一个“豆腐块”正是我写的文章!这次文章能发表,多亏了许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从那以后,我信心倍增,爱上了写作,写作水平也慢慢提高了。

许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独特。比如,她教我们记生字时,会编几句口诀,或者利用谐音等方式造句,让我们一下子就能记住。比如“跑、抱、泡”三个字,她就用组词造句的方式帮助我们记忆,“跑步时抱着泡泡机”。她让我们巧用方法,不用靠死记硬背,就能轻松记住许多新知识。

如今,我升上四年级了,许老师被调去教一年级了,我的心里满是失落和不舍。我想对亲爱的许老师说:“感谢有您!”

《夏日·荷塘人家》(儿童画)

莲河小学三年级杨琳

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人民小学鼓浪屿校区

五年(1)班谢憬仪指导老师:何鹭萍

爱是什么?爱,是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伸出的援手;爱,是你生病的时候,那颗颗忧心难过的泪珠;爱,是有小动物受伤了,你小心翼翼地捧它回家养伤,伤好后再把它放归自然……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间;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我在爸爸开的便利店门口玩耍,看见一名清洁工叔叔疲惫不堪地靠在路边的台阶上。我主动走上前询问:“叔叔,您怎么啦?”他回答:“我不太舒服,可能是中暑了,你能帮我到前面那家小店买一瓶水吗?”

我立马答应,跑进自家便利店,急匆匆地取了一瓶矿泉水就要往外走。爸爸见状忙问:“你拿矿泉水干吗?”我把情况告诉了爸爸,他立刻提醒我,中暑的话喝藿香正气水见效快。说完,他转身就去取了一瓶。

“中暑的清洁工在哪儿?我去看看他!”爸爸问。见我手指着不远处,他便放下店里的生意,跟着我来到那名清洁工叔叔的身边。我把水递给叔叔,他连声道谢,摸索着口袋要给我钱。爸爸忙说:“没事,不用钱,你快点把这瓶正气水喝了。以后要是中暑了,尽管来我们店里拿,我家里都有备一些。”清洁工叔叔感激地说:“太谢谢你了!”爸爸回应他一个温暖的微笑。

爸爸助人的这一幕,时常在我脑海里重现。爸爸用行动告诉我“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其实这样暖心的事,在厦门这座暖心的城市里还有很多。以爱之名,我们播撒爱,我们收获爱,让爱像空气一样充满这座城。

夜鹰(儿童画)

厦门二实小三年(3)班孙沅指导老师:江宝荣

都是水笔惹的祸

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五年(4)班肖熠萱指导老师:曾李净

我和小烨要好的时候,像胶布一样粘得紧紧的。但我们生起气来,却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不过,我们总是能及时和解。

中午,小烨拿着一支皮卡丘图案的水笔,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看得心烦,一把抢了过来。“你干吗抢我的笔?”她大声质问。“你很烦,知不知道?”我斜着眼睛瞥了她一眼。小烨很不满,把我的电话手表抢了过去,说:“把笔还给我!”我有点不情愿,把拿着笔的手慢慢伸出去。

小烨比了一个动作,似乎要把手表还给我,另一只手却要抢回她的笔。我知道她又要逗我玩了。于是我不理她,又把手往回一缩,不过水笔好像调皮的皮卡丘,毫不留情地在我漂亮的花裙子上画了一道弧线。

这可是新买的裙子!我傻傻地盯着那条黑色的线,那么醒目,那么丑!妈妈肯定会骂我的,我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小烨见势不妙,赶紧声明:“那可不是我画的!”我一听更气了,要不是你抢,我会画脏自己的衣服吗?

我用清水洗了洗那条黑线,可它一点都没变淡。看着我越来越黑的脸,小烨小心翼翼地对我说:“对不起啦,别生气。”我依然板着脸不理她,她觉得无趣也就不再理我了。冷战!我们整个下午都互不说话,我的内心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似的。难道我们要绝交吗?

如果我不抢她的笔,如果我不这么不小心,如果……我忍不住偷偷地看了她一眼。她的头垂得很低,我看不见她的表情。她也许在为中午的事情内疚不已呢,但以她的犟脾气,肯定不会主动跟我和解。

放学了,我们都坐在课桌前,也不动手收拾书包。以前,我俩总是快速收拾,然后一起回家。我可不能做小心眼的女生啊!想到这里,我抬头看了看她。我们好像心有灵犀,她也抬头看我。一刹那间,两道炽热的目光触碰在一起,所有的不愉快瞬间消失。

梅花

安兜小学六年(1)班洪乐庭指导老师:陈淑惠

窗外,细雨蒙蒙,灰黑一片。我心中七彩的调色板也变成了黑白两色。为什么就这样被别人排挤了?受了一点伤,就不能继续参加比赛了吗?我眼眶泛酸,心中不甘,推窗远望,仿若窗外的一切景物都在嘲笑我的无能,我的眼眶湿润了……

“孩子……”身后传来一个温柔又熟悉的声音,“公园里的花开了,我们去赏花吧。”“是那片梅花吗?”我赶紧站起身。“对啊,你不是一直期待它们开花吗?”妈妈走进我的房间,拉着我的手往公园的方向走去。

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梅花真的开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簇簇鲜红的梅花擎起,宛如一团团火苗。“你还记得背过的那首《梅花》吗?”妈妈轻声问。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王安石的那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我一回头,发现妈妈正微笑地看着我:“你看那一片梅花,就像我们中国人一样,自古以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不低头折节。我们要像梅花那样,越是风欺雪压,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我突然明白了,是的,妈妈说的没有错,越是困难越要有向前的勇气,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绝不轻言放弃。想到这,我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对下一次的比赛又充满了期待。

抢食大战

东渡小学四年(1)班赵睿婕指导老师:*怡韵

爸爸要带我和弟弟去南湖公园玩,想到那里常有各种鸟类,我就顺手带上了吃剩的面包和麦片。

来到小桥边,我把一片面包扔向湖里,可是我没扔准,面包落在了一旁的草地上。这时,一只肚子灰白,尾巴湖蓝色的大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树上俯冲下来,叼起那片面包飞回了湖对岸的树上。

我又接连扔了几片,兴许是因为大鸟来来回回地飞翔,“启发”了旁边的小麻雀们。一场“抢食大战”就此拉开序幕。我给一只最小的麻雀扔了一片面包、没想到一眨眼的工夫,小麻雀本来到嘴的面包又被一只大鸟夺走了。那只小麻雀可怜巴巴地望着我,我又撕了一小片面包扔给它,这次它接得可真准,一下子就到了嘴里。

一群鸟儿停在草地上等待我喂食,可是我的面包不够分啊。于是,我把麦片撒在草地上,谁知鸟儿们都不屑一顾。

童年生活就像一串珍珠,使人留恋,使人向往。这场有趣的“抢食大战”就是其中的一颗珍珠。

食蛎记

厦门一中初二年吕含悦

家乡盛产海蛎,土话叫“珍珠”。蛎壳粗糙暗沉,勉强能看出泛着彩色的珠光,放在手心小小一粒,和国外那些漂亮的扇形大牡蛎不同,它是浑圆的,质朴也很特别。

家乡的早市是静不下来的。夜雨后潮湿黏糊的晨雾混杂着鱼腥味,能把人呛着。海蛎贩子总搬着小竹凳坐在不起眼的小角落里,并不吆喝,身前一大筐渔网兜着刚上岸的海蛎。问他要上半斤二两,他也不吭声,只顾拿袋子给你装着。举秤一算——是了,便将袋子交到你手里,又收了零钱,继续坐着。旭日东升,路面上的小水洼被照得闪亮,他脚上的红漆靴也是。

城里大超市的海蛎就大有不同了。这儿的海蛎被去了壳,洗净了,一丝不苟地被码放在塑料盒里。看着很干净,很新鲜,很安心,却生不起那股馋劲儿。

家乡人还喜欢用海蛎壳做建筑材料。海蛎壳处理干净了,大块的碾成小片状,与平时糊墙用的红土浆搅和在一起做墙。糊好的墙面很粗糙,稍不留心就会划破手。但原本黏稠的土浆在海蛎壳的加持下,凝固后变得无比坚硬。墙顶上一排竖着的海蛎壳,就像一个个卫士。

在闽南,海蛎被买回家通常是做“哦啊煎”(海蛎煎)的。过了盐水吐过沙的海蛎,拌上地瓜粉、早晨掏的鸭蛋和生抽,再去地里割一把蒜苗,剁碎了同海蛎糊一起下热油煎着。塞着满满当当食材的面糊,在高温和猪油的催化下,散发出咸香鲜美的味道。透过薄薄的水汽可以看到,雪白的蛎、葱绿的蒜、土*的蛋,都被笼罩在一层半透明的灰白之下,竟衍生出一种若隐若现的神秘感,让人更有食欲了。

盛出的海蛎煎被平铺在搪瓷盘里,背面是焦*,上边却是五彩缤纷的,惹人欢喜。夹上一口塞进嘴里,滚烫火热刺激着口腔,一番挣扎后,意想不到的鲜美来回挑逗味蕾。海蛎肉小,却富有嚼劲,由一开始的略显肥腻到嚼烂后散发出香甜,缓缓蔓延至食道深处。

在城中上学的日子里,海蛎煎是稀有之物。鸭蛋不是随处可觅,口感精良的土海蛎也很难买到。吃上一口家乡的海蛎,对我来说像是一种奢望。我曾经无比渴望城里的世界,但当我真正远离家乡,步入我曾经只可遥望的地方,我又开始想念故乡了。

速度(摄影)

松柏中学初一年陈玺泽

外婆织的毛衣

厦门外国语学校

初一(11)班*心睿指导老师:范蕾

那一针一线织成的鹅*毛衣,虽洗得有些掉毛与褪色,依旧静静卧在衣柜的深处。多年前的温暖时刻,牢牢刻于脑海。

那幽静的傍晚,外婆倚在藤椅上,嘴里哼着小曲儿,带着熟悉的地方口音,脚边散落着三四卷毛线团,守着一盏昏*的油灯,两手拿着针,不停向前推、向左挑,一来一回,灵巧而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相同而枯燥的动作,将爱意注入严实的针脚,缝补着我成长中的足迹。

细细端祥专注于手中针线的外婆,眼神里透着一丝疲惫,但更饱满的是慈祥与认真。心疼而遗憾,未经世事的目光集中在那飞快工作的、布满老茧的枯瘦手下即将成品的毛衣,不禁为那紧密的针脚,柔软的质地,复杂的纹路发出稚嫩的赞叹:“外婆,织得好漂亮呀,穿起来一定很好看!”

“好,织完后就给你穿上,这样我的宝贝孙女就不会冷了。”平淡而温和、温柔而慈祥的语气,嘴角上扬的弧度,掌心抚摸脸蛋的温度,给儿时的我温柔与慈爱,于追忆的我心头以炙热与温暖。

外婆的毛衣织得宽松而温暖,在每一个冬季,在每一缕寒风中,在每一个清冷的雨天,以细软的毛线传递温暖,以紧密的针线传递爱意。将其揽在怀里,似乎能嗅到庭院里的栀子花香,似乎能尝到灶前饭菜可口,似乎能听到儿时青空下的蝉鸣,似乎能感受到外婆的爱意。

我渐渐成长,原本宽松的毛衣现在看起来有些紧了。母亲三番两次劝我将它收进箱子里,别在衣柜中占位置,但是,我拒绝了。这是岁月最温暖的陪伴,胜于一切。

又见江南

厦门十一中初一(12)班郑馨月

假期,我又入江南。当我和这迷人的江南重逢于水榭楼台之间,心中的惬意不言而喻。

漫步其间,抹抹青蓝在浑然不知中跃然纸上,不禁感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姐姐,对吗?”我被这童声吸引,回头一看,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编成两个小辫子,白净的小脸活泼可爱,秋水般的双眼,透露出一丝丝的小骄傲。

“妹妹也会背诗呀!”“是呀姐姐,我还会背好多首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爷爷从小教我学诗!姐姐,你喜欢我的家乡吗?”“是啊妹妹,姐姐爱江南,更钟爱江南独特的诗韵风情。”

我和妹妹一边闲聊一边漫步于江南檐楼间,不知不觉中,妹妹的家到了。那是木制结构装饰精美的建筑,檐上的花纹十分别致,壁上画着有趣的壁画。

“姐姐,进来坐坐吧!我还想和你聊诗歌呢。”盛情难却,我随妹妹走进屋,只见大厅中间挂着四个大字“天道勤酬”,一张大大的书桌摆着文房四宝,一位老者目光炯炯有神,正手握毛笔,行云流水。旁边书架摆满藏书,后屋有一个大窗,远处的山清水秀,充满诗情画意。我心中感慨:“山清水秀听风雨,人杰地灵隐其中!”

东坡叹:“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我终于明白为何如此迷恋江南,正因为江南水乡的人文魅力,因为那一句句暗藏波澜的诗词。

绿茵场上

湖滨中学初二(1)班庄淑涵指导老师:朱宜平

那是在一节体育课上,火球似的太阳高高挂在湛蓝的天空中,云朵好像被烧化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做完热身操,我们开始绕操场跑步,我和班长、体育委员飞快地跑在一起。

这时,一名冒失的男同学从足球场上横穿而过,“砰”的一声,我闪躲不及,和他撞在一起。我重重地跌坐在红色的塑胶跑道上。男生见闯了祸,只是简单地道了歉,飞快地逃走了。

见我摔倒在地,班长和体育委员连忙跑过来:“伤得厉害吗?要不要去医务室检查一下?”她们弯腰把我扶起,轻轻拍去我身上的灰尘。我掀开裤脚,发现只是擦破了皮,渗出些血丝,但无碍,“只是小伤,没关系的”。但她们放心不下,搀扶着我来到操场边。

稍事休息,我感到恢复了活力。“怎么样,好点了吗?”班长一脸关切,那牵挂的神情和紧皱的眉头在我的眼里可真是太美了。“我到教室拿药,你等等,涂完后会舒服很多的。”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虽然我根本不需要涂药。班上同学也聚拢过来,我知道他们担心我。

虽然那时我和同学们才认识短短一个月,但这件小事却让我感觉好像与他们早已成为多年的老友。

凤凰木

华侨中学初二年张津指导老师:*东辉

初入小学校门,我便被校园中那棵蓬松巨大的凤凰木吸引了。那时的她正值花期,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

老师微笑着牵住我的小手,带领我向入学考的地方走去。至今唯一记得的题目是一位老师拿着语文课本,让我看上面的小动物,记下来后再说给她听。我说了几个就开始支支吾吾,面对老师鼓励的眼神羞红了脸。垂下脑袋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不知为何眼前浮现出那棵凤凰木,不同于之前看到的,这棵凤凰木上有机灵的松鼠穿梭。

“老师,是还有松鼠吗?”老师笑着点点头,我松了一口气。我的畏惧消减了许多,悄悄瞄着面前美丽的女老师,想要好好记住她。

第二天到校,惊喜地发现我喜欢的她就是我们的老师。我的小学生涯也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次入少先队,第一次上台领奖,第一次上台表演,第一次当升旗手……都是踏着树影,被绿荫温柔地环抱着。

离别时,那凤凰木依旧骄傲地开着,一如当初。我跌跌撞撞地升入初中。陌生的校园,更别说我在班里没有一个小学同学。内向的我看着身边其他同学互相熟识,自己却迟迟无法迈出第一步。

终于等来了放学。我慢慢走在路上,看着周围陌生的景色发呆,余光中突然瞥见一抹红。

“是你啊。”我奔跑过去,两三步跨过石梯,用袖子用力抹了抹石椅坐下来。头顶上正是盛开的凤凰木,陌生而熟悉。我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凝视地上叶子的投影。

耀眼的凤凰花开得绚烂,铺满卵石地。明明是浓烈的色彩搭配,却让我体会到一丝宁静。

温馨提醒

投稿请发送至sunweek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