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宁波晚报大篇幅报道黄避岙从l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湿疹医院在哪 https://m-mip.39.net/zl/mipso_9100806.html
视频制作记者崔引航拍记者杨辉

“夕阳西下,海面上金光闪闪,经常有路过服务区的车主或摄友跑来拍照,也算是个‘网红打卡点’。”象山港大桥服务区主任俞赛格说。

象山港大桥服务区背靠西沪港。清代诗人姚燮曾留下“东西塔影远云遮,冉冉炊烟接下沙。日落海山僧馨寂,一行飞雁入洋芭”的诗句来描述西沪港的美,也为曾被誉为“宁波最美服务区”的象山港大桥服务区注解。

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建成通车,不仅使“天堑变通途”,也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渔牧风情展现在世人面前,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当地人的精神面貌和眼界。

象山港大桥航拍图记者杨辉摄

从交通末端变“桥头堡”

4月28日上午8点半,记者开车从位于东部新城的单位出发,大约50分钟后抵达象山港大桥服务区。

“以前从宁波到象山,要么摆渡,要么绕道宁海,来回一趟,路上就要耗费一天。”易锻精机副总经理王春雷回忆,企业是年搬到象山县*避岙乡的,“虽然我们原本在象山有地,但如果大桥没开通,由于交通不便还是不会搬过来。”他说。

象山港大桥北起鄞州区云龙镇,南至小蔚庄桥位,位于象山港海域上,线路全长6.7千米,是宁波境内G甬莞高速的组成部分,大桥于年12月29日凌晨通车运营。

自此,天堑变通途,象山港大桥从象山县*避岙乡穿过。

“原来我们这里是交通末端,现在成了整个象山的‘桥头堡’,跻身宁波半小时经济生活圈。”*避岙乡*委委员王琮说。

近几年来,随着用地成本增加,越来越多企业选择搬来象山。

“从高速下来右拐这一片的企业,基本都是宁波搬过来的。”对王春雷来说,这是“甜蜜的烦恼”:甜蜜的是,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产业开始聚集,节省了生产、运输成本;烦恼的是,“刚来时马路畅通无阻,现在经常要堵车,尤其是节假日。”

在*避岙乡白屿村马滩见到养殖户盛亚红时,她正打算下海去捞海带。每年三、四月是捞海带的旺季。除了海带,她还养殖紫菜。

“自从大桥开通后,周末、节假日多了不少游客。我家的紫菜多是被游客买走的,尤其是头道紫菜,每公斤能卖元,很多游客都是5公斤起买。”

“我们的东西都不愁卖的。”*避岙乡副乡长(分管农业)张楹语气中充满自信。

大桥的开通,让包括海带、紫菜、海苔在内的“西沪三宝”声名远播,年销售总量达吨。

大桥的开通,让包括海苔在内的“西沪三宝”为更多人知晓。记者崔引摄

从渔村到景区

隔着大老远,就看到*避岙乡沪港村“西沪人家”2号民宿的女主人王雪青站在路边冲记者招手。

她经营的民宿于年开业,是沪港村最早的三家民宿之一。四年里,民宿“留住”了一大批回头客,五一假期还没到,订单就已经排到了五月中旬。

王雪青原本在宁波、象山等地做生意,开民宿的三层小楼,原本也是用来自住的。大桥开通后,象山开始发展乡村旅游,这让她有些蠢蠢欲动。

王雪青家的民宿。大桥的开通,为民宿带来不少客源。记者崔引摄

四年之后回头看,王雪青站对了“风口”——

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从年起,宁波选择了一批地域相邻、文化相近、生态相似、经济相融的农村地区,推出以环境洁美、生态优美、生活甜美、乡风和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文明示范线,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由“盆景”向“风景”转变,象山的“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就是其中之一。

在“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建设的推动下,沪港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渔牧风情、独特的滩涂文化为支撑,倾力打造“渔家风情馆”“西沪讲堂”“西沪棹歌”“西沪三宝”和“西沪十碗”等特色,将渔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我的客人多来自江苏、上海、杭州和宁波,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选择自驾,而这跟大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王雪青说。尽管采访当天能见度不太好,但站在民宿三楼阳台,还是能看到远处的象山港大桥。

不仅仅是在沪港村,在途径象山港大桥服务区时,记者就已经感受到当地农旅的蓬勃生机。

俞赛格说,象山旅委在服务区专门设立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可以在服务区实现自助订票,查询象山各大旅游景区门票,各大酒店住房情况,以及去景区的交通路况等信息。基本上,在象山的吃、住、行的问题都能在服务中心得到解决。

从“出去”到“回来”

润土竹根雕工作室就坐落在沪港村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农家小院里,工作室的主人是市工艺美术大师吴晓华。

年,大桥开通两年后,他从上海回到家乡象山,潜心创作之余,还致力于非遗文化竹根雕的传承。

吴晓华说,虽然象山是“中国竹根雕之乡”,但在很多本地人眼里,竹根雕不过是门手艺,“即便是从业者,也未必懂‘文玩’的概念,去上海是为了拓宽眼界,如今大桥通了,相互往来方便了,回来也一样。”

如今,*避岙乡正在兴建竹艺研学馆,计划在年底开馆,研学馆采用竹艺作品展示、艺人坐班、学生研学等形式,让非遗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

“回归”已经成为大桥通车后*避岙乡,乃至整个象山的一个关键词。

*避岙乡*府所在地龙屿村因“孤悬海滨,蟠曲如龙”而得名。将车停在龙屿村口的龙山湖边,拾阶而上,恍惚间,感觉这并非一个村子,而更像是一座公园:有山,有湖,有长廊,有亭台楼阁,有登山步道……

“这一切都离不开活跃在各个行业的乡贤的积极参与和帮助。近年来,他们纷纷回乡投资兴业,兴建了10多个各类重点工程,才有了如今龙屿村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王琮说。

背靠西沪港的象山港大桥服务区,港湾美景吸引不少摄友前来打卡。记者崔引摄

在乡贤的感召下,龙屿村的村民也纷纷众筹出资入股,他们共投入资金万元,打造了龙屿村的“网红”打卡景点:

米长的七彩滑道,游客可坐在轮胎上,从滑道飞驰而下,犹如穿梭在彩虹中;还有总长米的玻璃栈道,站在上面可远眺整个象山港;全长米、落差80米的的空中漂流项目,更是带来“冲浪”的快感。

去年,龙屿村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过万元。

“近年来,为完善龙屿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乡贤们更是倾尽全力引入民宿项目,一个投资0万元的大型高端民宿项目将落地龙山公园,项目选址龙屿村,不仅因为这里的自然资源优势,也因为乡贤们对家乡发展的执着助力。”王琮说。

?

宁波晚报

记者石承承

通讯员蒋则蔚

推荐阅读

??*避岙乡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暨人居环境提升年行动动员会

??聚焦︱*避岙乡新一届村班子履新誓师大会隆重召开

??宁波市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从*避岙启程

??围观!*避岙乡这个村是如何炼成“浙江第一”的!

??这条北纬30°斑斓海岸线里,藏着象山大美风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