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查宁波房产圈的小伙伴们,宁波四家报 [复制链接]

1#

上段时间,宁波的个别报纸媒介,对于几家房产公司及项目做了一定的负面报道,然后业内一些小伙伴们也在探讨,关于报媒这个传统媒体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在这里,先对业内小伙伴们做个调查,目前宁波四个传统的报媒,哪家的投放效果及性价比及效果一些?也欢迎各位后台积极留言,我们会精选部分精彩留言与大家分享。

 报纸存在三大问题,其中有两个很难克服:发行成本和在网络提供免费内容的同时印刷产品却收费。巴菲特说过:现在新闻的问题是不知道读者想知道什么。如果你回到50年前,报纸能提供10余个人们感兴趣的内容,那时报纸是主要的消息源。


  在全媒体信息轰炸时代,最极端的评论是“出版业没落,而报纸将死”。但小编的看法是,任何媒体都有它存在的介质,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也许其中之一不再是主流信息来源,但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


  针对微博网友对“报纸将死”的感叹,京华时报副总编李洪洋回复说:我们很快就会解决报纸灭亡的问题,请大家拭目以待。


  

传媒老牛在微博上甚至对报纸的未来做了如下描摹:普通报纸将在三十年后进入博物馆。年前,中国出现纸。蔡伦将其技术模式化后,开始有规模生产。因普及化的过程,直到年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开始大行其道。竹简因成本高昂,书写携带存储不便终被弃用。故纸媒消失,不是媒体消失,而是人们对纸的弃用所致。


  也有人直接表达了自己不再看报纸的原因:1.不确定纸张里的荧光剂和油墨里的重金属对身体危害是多大;2.互动性不够。在网上看见一个新闻瞎扯淡的时候可以注册个马甲去骂。报纸上瞎扯淡怎么骂?3.报纸就算卖废纸可以回收部分成本,依然不是零成本;4.时效性!报纸受制于排版印刷投递的过程,无法做到即时性。

 更极端的人则认为拒绝报纸是一种社会责任心的体现:为什么要用越来越无价的林木资源去呈现只有几秒钟阅读价值的新闻呢?


  “解决报纸灭亡问题”看似一个宏大的命题,但小编认为,报纸不会马上死亡,但机会正在衰减是不可避免的,报业人纷纷转型加盟网络,就是很好的表征。

“美国记者们已经被逼成了mojo—mobilejournalist,每天携着数字化工具包奔忙于各个现场,为不同平台提供不同形式的报道。但事实上,记者的功能越多,在每项功能上的产出也就越简单,人们对长篇、独家内容的阅读欲望并没有被满足,而这正是我认为新闻和出版业还能维持的核心因素之一。”——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悖论。

 当下对传统媒体未来与发展的议论可以说是“众声喧哗”。面对“哀鸿遍野”的现状,一方面,悲观的哀叹之声不绝于耳,更有“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另一方面,乐观的自信之歌高亢激越,间杂着坚守者的悲壮呐喊;与此同时,“全媒体”“数字化”“转型”等如炫丽花腔从天而降,引得所有媒体和媒体人耳晕目眩。这其中不无基于客观现实的理性思考,但也不乏流于纸上谈兵的泛泛之论、囿于视野局限的片面之辞以及出于自身利益的强词夺理。


  客观地说,关于媒体未来与发展的任何一种观点也许都有各自的道理,而要期望自己的观点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也是不现实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这里就传统媒体的未来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衰落是必然的


  很多人,尤其是业界人士,对各种唱衰传统媒体的论调一直不以为然,甚至非常抵制和反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幸的是:对全球传媒业来说,衰落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且已经成为不容否认的现实,有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可以作证。


  为什么说传统媒体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这方面已经有大量的论证和论据,除了全球化趋势、全球金融危机、媒体生命周期等因素,以下是几个最直接、最容易理解的原因:


  第一,广告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更强大的参与者,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急剧萎缩。


  广告向来是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无论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无不如此。广告市场的参与者不断增多,尤其是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原来在广告市场占据的主导乃至垄断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先是有各种户外和室内的公共场合显示终端,以及公交、地铁、民航等公共交通工具显示终端,后有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这些新媒体来势凶猛,而且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许多优势,从而得以大举抢占广告市场。在众多强悍的竞争者挤压下,传统媒体得到的“蛋糕”越来越小。日报晚报也好,现代金报也好,近些年来,广告业务情况怎么样,也应该是有目共睹的。


  在“狼多肉少”的环境里,“弱肉强食”是普遍法则。传统媒体在广告市场所占份额日益萎缩,意味着传统媒体的生存根基受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因此,衰落变得不可避免。


  第二,各种传播平台和传媒形态层出不穷,受众获取信息渠道迅猛增加,对机构媒体依赖日趋下降。


  供求关系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与数量。在传统的新闻信息市场,新闻信息供应有很高的专业门槛和市场门槛,传统媒体占据主导乃至垄断地位,受众没有多少选择,因此传统媒体虽然内部也有竞争,但由于有比较高的受众依赖度和忠诚度,所以总体而言日子过得相当安稳。而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信息传播主体、传播终端日趋多元,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有了更多选择,而各种新媒体渠道提供的信息不但有海量的规模,而且绝大多数免费。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受众必然会放弃对传统媒体的依赖而转向各种新媒体获取免费信息。

不仅是传统媒体,即便是早些年的新媒体——门户网站,也开始面临受众流失的问题,因为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盛,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微博之类“自媒体”分享和获取信息,对机构媒体或专业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依赖度也就逐渐下降。以前,人们需要每天读报纸、看电视或听广播来获取最新信息,离开传统媒体就会陷入信息真空;而现在,只要有一个可以上网的手机,人们就完全可以离开传统媒体而得到任何信息。


  受众依赖度下降意味着需求下降,也就意味着供求关系的失衡,其必然结果就是信息生产和供应方规模的萎缩。因此,传统媒体的衰落势在必然。


  然而,衰落不等于消亡。尽管传统媒体的衰落势不可挡,但衰落不等于消亡。


  


  虽然有人很早就发出了纸媒消亡的预言,甚至排出了全球纸媒消亡的时间表,现在不少人已经在开始为传统媒体的消失倒计时,但是,传统媒体确实会遭受大规模打击,经历严重的衰落,但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顽强地长期存活。


  首先,纵观人类传媒发展史,迄今媒体形态、传媒业态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但尚未发现任何一种媒体完全彻底地从人们视野和社会生活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任何一种新媒体的诞生,固然是对原有媒体的生存空间的挤压,但也会迫使原有媒体找到更适应自己生存的空间和方式,正如报纸之对期刊、电视之对电台。传统媒体必然会被新媒体打得溃不成*,但终究还会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尽管这“一席之地”与当初的规模已经无法同日而语。


  此外,更重要的是,传统媒体并非一无是处,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是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上的专业化水平相对比较高。在长期积累和传承之中,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采集、加工和传播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流程、标准和机制,虽然这一套东西带有传统媒体固有的单一乃至僵化的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提高媒体内容的专业性,进而保证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具有高度专业水平的内容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媒体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是传统媒体未来的安身立命之本。


  二是传统媒体对部分受众仍有一定的吸引力。人都有惯性思维,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定势就愈发严重,信息接收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是那么容易改变。因此,部分受众在一定时期内还不会一下子彻底抛弃长期形成的信息获取心理和习惯,他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会持续相当长时间。这种依赖也许是出于对传统媒体权威性的信赖,有的受众会认为传统媒体的内容比较可信;也许是出于对传统媒体接收方式的喜爱,如很多中老年人认为读报纸、听广播和看电视要比用电脑上网舒服得多。尤其是电视,在客厅里看大屏幕高清电视的感觉与在电脑上看视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其中的差别就是电视这种传统媒体的吸引力所在。此外,有的受众可能会出于别的原因而对传统媒体感兴趣,如收藏、装饰。


  三是一些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效果比较好。一些特定内容、针对特定受众的广告,通过传统媒体投放有可能比在新媒体上投放效果更好。例如,电视覆盖广泛,电视受众数量要高于网民数量,在电视上投放公益广告、企业形象广告、品牌广告以及针对中老年和农村的商品广告,效果就可能好过网络广告。

欢迎访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