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内一大学连续7年收到来自嘉善的捐款, [复制链接]

1#
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19.html

年以来,宁夏医科大学每年都会收到一笔来自嘉善的捐款。


  

捐款是通过邮局汇过来的,汇款的金额每年都在增加,汇款单上的留言却没有变过:“请加入‘大厦助学金’”,汇款单上的署名是“夏大恩”。


  

那么,这个神秘的“夏大恩”到底是谁呢?宁夏医科大学的老师也曾多次联系过“TA”,但是“TA”一直不愿透露真名,直到一笔未被及时取出的汇款揭开了谜底。

一笔未及时取出的汇款

年5月,“夏大恩”照例给母校汇去了一笔捐款。


  

谁知这笔钱因为没有被及时取出,而被邮局退了回来。


  

当“夏大恩”打算把钱取出再给学校汇过去时,邮局却拒绝了,理由是“夏大恩”查无此人。


  

难不成这笔捐给母校的钱就要这么打水漂了?“夏大恩”有点不甘心,但是,想要取出这笔钱又必须自证身份。


  

无奈之下,“夏大恩”只能拿出元的汇款单据,求助工作单位即嘉善县妇幼保健院为其开具情况说明,“王荣华为本单位职工,副主任医生……她于年5月14日以夏大恩名义,汇款元给宁夏医科大学学生处马越君老师,对方未及时取款,款项于8月13日退回。以上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最终,“夏大恩”顺利取回了这笔汇款,并给母校重新汇了过去。而其隐藏了多年的身份就这样彻底“暴露”了。


  

这位一直不愿意透露真名的“夏大恩”,其实就是在前文的情况说明中提到的王荣华,她是嘉善县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妇产科医生。

一颗善的种子在心里萌芽

出生于年的王荣华是宁夏人。


  

年,她进入了宁夏医科大学(原宁夏医学院)学习,读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她的父亲是小学老师,母亲在家务农,家庭年收入本来就不算高,而且,父母不仅要供她读大学,还要负担她弟弟的学费,这更让家里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两年后,弟弟也考上了大学,家庭的开支一下子更多了。


  

这时候,她通过申请,受到了学校“大厦助学金”资助。虽然每年只有元,却着实给家庭减轻了一定的负担。“听说资助我的是一名美国华侨,他不是宁夏人,但听说宁夏贫困生较多,就决定帮助我们。”王荣华回忆道。


  

这份情就像一颗种子埋进了王荣华心中。


  

年,王荣华从母校毕业,医院工作。刚毕业的那几年,收入不高,想回报母校的恩情有心无力。年开始,她的收入逐渐增加。心里的这颗种子萌芽了,她希望将爱心传递下去。


  

而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是两个陌生人。一个是20年来坚持匿名捐款千万元的宁波爱心人士“顺其自然”,另一个则是无私助学的“善文化”使者陈阿条。


  

“第一次看到陈阿条的事迹,我就很受感动,一个农村老人能够这样无私地帮助别人,更何况我是一个上班挣工资的人,一年捐几千块钱根本不算啥。而且,身为老师的父亲一直教育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王荣华说,而她女儿的小名“其其”正是来自于爱心人士“顺其自然”。

一笔笔汇款汇聚成了善意

年王荣华给母校汇去了第一笔元的捐款,署名“夏大恩”,意为“永远不忘宁夏医学院的大恩”。


  

这件事,王荣华没有让任何人知道,甚至连丈夫都没有告诉。


  

“我曾经受到的资助不是钱能衡量的,‘大厦助学金’是及时雨。捐款,这是我内心使然的行动回馈学校,传递爱心是我多年的心愿,我并不想告诉任何人。”王荣华说,从最初的元到去年的元,虽然跟着收入的增长她的捐款额一直在增加,不过,这笔捐款并不影响生活,是力所能及的事情。

至于选择每年四五月份将款项汇出去,她直言,这是因为希望学校能在9月份每学年开学前收到这笔钱,并将其纳入学年的计划中。


  

而这次退款事件,使得王荣华的身份最终曝光。得知此事的丈夫也并未埋怨,还表示支持妻子的做法。


  

“他(丈夫)知道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王荣华说,今后,她还是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现在,王荣华的事迹已经在嘉善县妇幼保健院传遍了,很多同事看到她都会亲切地喊一声“夏大恩”,而这亦是对她行为的一种肯定。

南湖晚报

via.南湖晚报记者吴觉通讯员张文燕宋依依

图片医院医共体提供

本期新媒体编辑*清

南湖晚报原创内容,如要转载,须经本报书面同意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拒绝转载,欢迎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