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波通讯员张矛
继集装箱吞吐量提前34天突破去年总量之后,12月3日,山东港口再传捷报,今年货物吞吐量累计已突破15.1亿吨,提前28天超越去年总量。
“五个国际领先”港口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集聚商品、资金、信息等资源和海陆经济的重要接口,今年以来,山东港口牢牢锁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目标,始终把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推*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使命,扎实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将战略机遇、发展潜力、改革红利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胜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山东港口积极推动转型发展,构建以济南、青岛为“双中心”的中国北方生活资料分拨中心,形成综合性的集散分拨网络,推动山东港口由生产资料港向生产、生活资料港转型升级,广泛深入沟通国民经济内外部之间的联系,在互联互通、保稳保供、产业链供应链延伸等方面搭建重要平台。坚持向海图强、陆海联动,持续完善现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着眼港口优势特色和集中集聚集约,织密航线网络、增开班列、广拓内陆港,开辟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综合物流通道,提升港航服务水平,加快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大力发展新兴业务,推动模式创新,十二个板块集团竞相发力,“五个国际领先”港口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让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层大放异彩。加强与腹地各市*府合作,发力推动海港、河港、陆港、空港“四港联动”,港区、城区、园区“三区互融”,加快拓展*企携手、港产城融合的新路,为推动海洋强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作出了积极贡献。
内部深度融合,外部携手聚力实现美美与共
山东港口立足全面融合年,对内加强内部融合、凝聚一体化改革合力,对外敞开襟怀、促进合作和合共生,取得了丰硕成果。
山东港口纵深推进港口间生产协同、错位发展,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加大向渤海湾港的转水力度;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以青岛港为中心枢纽,通过支线喂给箱量。港口与板块间协作发力、互助共荣,山东港口贸易集团在青岛港前湾港区实现首次LNG特种船舶保税船供油服务;山东港口航运集团“山港融合”轮已完成15次青岛港董家口油港码头靠泊,为青岛港贡献吞吐量年累计88万吨;青岛港联合渤海湾港、航运集团共同打通为客户定制的“青岛-潍坊”海上原油新航线;青岛港、日照港、航运集团牵手船公司合作开通“宁波-日照-青岛”内贸集装箱航线,进一步完善内贸集装箱在闽浙沪区域的网络布局。
山东港口积极与外部伙伴强强联合,借助陆海联动研讨会、海铁联运推进动员会、港航合作交流会等平台优势,联手国内外重要港口,与中远海运、马士基、中铁济南局等各方伙伴深化合作。协同沿*流域海关、铁路、内陆港、自贸区(园区)等24家单位、企业,共同发起“服务*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港铁区大协作机制(青岛)倡议,联合中铁济南局共同向船公司、企业推出15项服务承诺,与沿*流域余家大型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实现美美与共。
新增集装箱航线35条,开航线、畅通道全面赋能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山东港口直面疫情反复、航运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海向以集装箱为突破口和发力点,积极对接船公司,充分发挥枢纽平台作用和航线组群密度优势,7月份携手达飞轮船、地中海航运、太平船务以及中谷海运等11家国内外知名船公司,布局5条直达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及RCEP航线和2条南北美远洋干线,单月实现新增7条国际航线。今年1-11月份,共新增集装箱航线35条,航线总数达余条。
陆向与海关、铁路、船公司等各方联合发力,今年累计启动5个内陆港,内陆港总数达31个,开通5条新班列,海铁联运班列数达81条,进一步织密了综合物流网络。积极落实*河战略,依托港口航线、内陆港、内贸及海运箱资源,为企业设计“沿*地区—山东港口—华南地区”的新通道,实现“门到门”全程服务。
创新“陆海联动、港铁直运”“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便捷通关模式,加速推进资源融合。实施“套泊热接”作业模式,今年1-11月完成集装箱“套泊热接”组,节约靠泊时间超小时。依托“陆海通”“云港通”“山港易付”“港e链”开发建设,构建“互联网+港口+物流”的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全面赋能产业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在首创“氢动力+5G技术”、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的基础上,自主研发A-TOS系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立体互联港口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陆海通”数字智慧物流平台》项目入选“物流与供应链(中国)解决方案TOP50”榜单,成为唯一上榜港口企业。
下一步,山东港口将再接再厉,乘势发力,向全面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加速前进,冲刺全年满堂红,为年的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