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食鱼新帖三字经和念书巷钱江晚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52988/
□周东旭看越剧《一缕麻》,那个傻头傻脑的周家少爷,读起书来疑问特别多,譬如为什么“桃子生梨”(赵钱孙李),为什么会“绳子搓”(人之初),不知道是搓麻绳还是搓草绳?令人拊掌大笑。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歌谣》中说童谣中经常把蒙学教育的经典歌谣化,譬如“人之初,鼻涕拖;流得长,吃得多”,这种做法近乎现在的恶搞,但恶搞似乎不一定一点知识性和趣味性全无,看了这些不禁会让人会心一笑。让人想起《三字经》来。《三字经》于旧时的蒙学教育,地位不下于四书五经于儒家,《老子》《庄子》于道家。《三字经》从人性开始阐述,然后到教育到学习,举了许许多多的例子,把幼儿识字、历史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融为一炉,而且句法灵活、语言通俗,句句押韵、朗朗上口。那感觉就像小孩子吃糖。18世纪被译为俄文,迈出国界,然后是英国、美国,20世纪80年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性的启蒙教材。所以说提起《三字经》应该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记得钱钟书先生这样说过,如果你觉得这只鸡蛋好吃,又何必打听这只母鸡的情况呢?这话很谦虚,对于作者应该如此,但作为我们读者似乎不应该忘记那些有功于社会的人,那位编写《三字经》的正是南宋宁波人王应麟。虽然《三字经》的作者也存在争议,但是多数学者认同王应麟所作。大概王应麟当时觉得这是课子教孙的小儿科,并没有把署名权当作一回事,就像古代许多小说也没有具体署名一样。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自小聪明,当过许多官,据说文天祥就是王应麟任复试官的时候发现的,王应麟读到文天祥的考卷后,立马向皇帝推荐说“忠肝如铁石”。王应麟后因太刚正不阿了,受到权相贾似道的排挤,他却说:“忤相之患小,负君之罪大”。贾似道,宁波人也没饶过他,明代鄞人周朝俊写了本《红梅记》传奇,其中贾似道的奸臣形象,让人发指唾骂,戏曲演义的传播力往往比正史来得广,所以几乎老百姓都知道贾似道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宋亡后,王应麟隐居故里,安心著述,著述非常多,以《困学纪闻》《玉海》最为有影响。《困学纪闻》是王应麟的代表作,与沈括的《梦溪笔谈》、洪迈的《容斋随笔》,并称宋代三大笔记。《困学纪闻》采用了笔记形式,分类编排,对文献典籍、学术渊源、文化现象,进行疏理、考证、鉴定与评价。凡说经八卷,天文、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评诗文三卷,杂识一卷,共二十卷。这么赫赫有名的人物在老家有什么遗存吗?医院南面有一条小巷,叫念书巷,因为这条小巷所在地就是王应麟的祖居地,王应麟官至礼部尚书,所以宁波人称他的宅第为王尚书第,大门前一条街称为王尚书第巷或王府前。王应麟有藏书楼,名汲古堂。书楼被毁后被改建为白鹤庙,庙前一条小巷称为白鹤巷,就是宋时的王尚书第巷。年,以冯孟颛先生为首的“街巷整理委员会”成立,将王尚书第右首小巷命名为念书巷,以此纪念王应麟。念书巷南联云石街,北通县学街,东首是陶家巷,西边是鄮山街,短短不过百米。20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时,白鹤巷成了永久的回忆,只剩下一条念书巷了,年8月,念书巷立了一块“宋硕儒王应麟故里”碑。揭碑时,组织了一些小朋友用稚嫩的童声念:“人之初”。周东旭,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青年学者。著有《苍水诗注》《鼓楼钟声宁波老城的生命印记》等。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