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咨询 http://www.zherpaint.com/m/编者按:一则看似规整的新闻报道为什么会被认定为假新闻?新闻的“将来时”究竟该如何表达?记者对未来展望究竟能走多远?文
李武军、孟坚,原载于传媒评论(ID:cmpl)年2月27日,全国战“疫”正酣,一则“浙江10万只鸭子出征巴基斯坦灭蝗”的消息不胫而走,先后出现在宁波晚报、人民日报、新华国际头条、钱江晚报、中国经济网、中国青年网等媒体上,冲上当天微博热搜榜第一。连遥远的《英国广播公司》也报道了“中国准备十万只鸭子与巴基斯坦蝗虫群作战”的消息。但是到了当天下午,剧情彻底逆转。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经济网等媒体记者经多方求证,得到的回复是“胡说八道”“子虚乌有”。随后,人民日报、新浪等各大媒体纷纷辟谣:“官方还未有此计划。”原本跃跃欲试的鸭子“在线翻车”,留下一地“鸭”毛,于是“冲鸭”变成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网络“大餐”。那么一则看似规整的新闻报道为什么会被认定为假新闻?新闻的“将来时”究竟该如何表达?记者对未来展望究竟能走多远?01“将”不是新闻主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了解早已不仅仅满足于过去和现在的所有认知,对于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充满浓厚的兴趣。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求知的好奇心,而是因为未来社会的许多问题,既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更关系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种前瞻将来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公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