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东欧博览会留下了什么 [复制链接]

1#
今天,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落下帷幕。中外友人的相聚重逢,纵论风云的论坛,人头攒动的展厅,五光十色的展品……在博览会现场,这些都是颇为“寻常”的大场面。疫情三年后,我们首次重聚宁波,在这届颇为特殊博览会之后,我们找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洞察了一些有趣的信号。订单里的中国经济眼下,正值全球经济复苏之际,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交叠,总有人问,现在经济形势怎么样?外贸是不是很困难?企业日子好不好过?在博览会上,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全球和国内名企齐聚宁波,金主们低调行事,但“买买买”毫不手软,从他们签的大单子里,我们能看出一些门道。民以食为天,农产品是这次签约的“主力战场”,中东欧的农产品早已遍布中国,农业合作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最早确立的合作内容之一。在中东欧商品采购大会暨农产品对话会上,中国人的购买力“爆棚”了。项目签约总金额21.8亿元人民币,签署10个进口采购项目和5个合作项目,涵盖肉类、乳制品、植物油等农食产品,还有滑雪器材、保健品等消费品。过去十年,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食品农产品总额稳定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从另一个侧面看,中国人的餐桌越来越丰盛,市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虽然中东欧国家单一国家的体量较小,但货物出口量一直保持增速,我们还要看到双方国家在进出口方面的一些特色需求。”一位宁波驻中东欧国家联络处代表说。在订单里,我们看见传统经济的韧劲,也发现了新经济、新产业的活力。来浙洽会的全球名企,有个几乎一致的动作:砸下真金白银,要大举投资浙江。本次预计签约外资项目62个,总投资.8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这些订单有什么来头?大投资、新领域,靠的是长远发展。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项目35个,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世界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项目17个,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高精尖行业领域。比如全球强法企赛诺菲,签下了万美元项目,要在杭州新建包装车间,用于包装治疗心血管类药物。赛诺菲杭州工厂总经理Julia连连感叹,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开放力度和创新发展。一笔笔的订单不会骗人。世界经济风浪不断,海外不时出现对华“脱钩论”,但事实是:外企不仅没撤退,反而在中国增资扩能。哪里有机遇,哪里就有投资。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舒曼在会上特意亮出了一组经济数据,证明中德合作前景依然充满希望:年,德国企业对华投资高达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西门子、博世、巴斯夫等知名德企都在浙江落地。近几年,最热闹的莫过于电动汽车产业,在这块投资热土上,“中国力量”也成了世界瞩目的新秀。近日,匈牙利外交部称,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与5家主要中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进行会谈,其中4家将对匈牙利电动汽车行业进行投资,这些企业产品主要供应德国制造商。西雅尔出席本次大会时,也忍不住“剧透”了这一好消息:“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迅速,这些新投资将为匈牙利保持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也将有利于振兴欧洲汽车工业。展商与客人的双向奔赴在博览会现场,记者目睹了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一边远道而来的参展商,一边是期盼已久的客商,情牵万里,相逢于此。5月17日晚,首次来宁波参展的科斯丁进口有限公司王璐给记者发了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