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下载方法①手机端阅读:开袋即食。②电脑端下载:长按识别下方
据澎湃新闻报道,视频博主谷岳到北京王府井狗不理总店作测试,并在网上发布了测试视频。微博账号“王府井狗不理店”发布声明称,视频所有恶语中伤言论均为不实信息,并表示已经报警,将追究传播者责任。
在视频中,博主作测试总结说:酱肉包特别腻,没有用真材实料;猪肉包皮厚馅少,面皮粘牙。“要说也没那么难吃,这种质量20块钱差不多,块钱两屉有点贵。”他还表示,对于网友所评价的“服务差”,他感觉不强烈。
不管是“酱肉包特别腻”,还是“块钱两屉有点贵”,都属于顾客的体验感觉,哪能算得上“虚构事实、捏造不实信息”呢?无论包子多好,众口难调,不同人品尝后,感觉都会不一样。更何况,博主并没有附和网友“服务差”的看法。
应该说,博主对狗不理的评价,属于正常的消费者点评,并不存在恶意中伤。大概正因如此,目前公安机关并没有传唤博主,微博平台也没有对该博主的账号进行处理。
互联网发展至今,消费者给吃过的饭店、饭菜点评交流是一种正常而普遍的行为,这已经成为常识。而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评价权,则应该是每个商家应尽的义务。
退一步讲,若该博主在狗不理门店消费,目的是拍摄测评视频,只要手段合理合法,就不能改变其普通消费者的身份。消费者有权对商家和商品进行点评,否则淘宝买家给卖家差评,莫非也要被报警?
曾经看到过新闻,说有消费者因为打差评而受到商家威胁,会这么做的商家应该是不规范不正常的。这次,狗不理的反应居然也如此过激,让人匪夷所思。
作为一家老字号,狗不理在被打了“差评”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道歉和反思,而是以维护名誉权为由报警,这不是一家老字号应有的包容、谦卑精神。
狗不理这次算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这样操作非但没有达到维护自身的目的,反而激起了更大的争议,引来了更多网友侧目,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这对许多企业来说都是一种警告,狗不理以“失败”给大家上了一课。
从来没有哪一家企业能靠威胁消费者来赢得口碑,那样做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狗不理对此不作反思和改进,将来真有可能“没人理”了。
获差评声称已报警,狗不理不应“倚老卖老”
来源:红网作者:戴先任编辑:陈乘-09-:19:月11日下午,微博上一则探访狗不理包子王府井总店的视频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餐厅随即在网上发布声明,称视频发布者侵犯了餐厅名誉权,餐厅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和网络媒体的法律责任。(9月13日北京日报客户端)从视频内容来看,发布者通过视频记录到狗不理包子王府井总店进行消费体验的全过程,发布者只是根据个人的消费感受对狗不理包子的口味、食材、服务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并没有虚构不实内容,录制与发布视频的消费者没有偏激之言,他的个人评价,也显得理性客观。如他称“要说也没那么难吃,这种质量20块钱差不多,块钱两屉有点贵”。就算这是一种“差评”,狗不理包子因为消费者给了“差评”,就认为消费者侵犯了餐厅的名誉权,甚至声称已报警,这样的处理着实让人有点看不懂。消费者说了自己的客观感受,给了“差评”,并没有造谣生事对餐厅进行诋毁,餐厅面对此事,应该做的是道歉,并从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中看到自身服务的不足,以思改进。因为消费者给了“差评”就恼羞成怒,要报警“抓人”,这就不仅仅暴露了餐厅危机公关处理能力欠缺的问题,还暴露了餐厅服务理念出了问题。这样与消费者“对着干”,只会招致更大的反感与“抵制”,这不是在维护品牌,而是在自砸招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可能也在于一些老字号企业早已不再“睁眼看现实”,而满足于活在昔日荣光里,一旦有人揭露了真相,曝光了华丽袍子下面的虱子,他们就不干了,就受不了了。近年来,不少中华老字号纷纷上市或准备上市,“老字号”焕发“第二春”,值得期待。同为知名老字号的天津狗不理,早于几年前就已上市,但让人遗憾的是,今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的天津狗不理退市摘牌。狗不理包子,本来是大众消费品,面向普通消费者,因为价格低,口味好,才成就了狗不理包子。但近年来,狗不理成功上市,也逐渐由走平民路线转向走起了高端路线,价格一再提高,一笼几个的包子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元,这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愿去消费。而从此次惹得狗不理餐厅要报警的视频中了解到,狗不理包子王府井总店在大众点评网上的评分是2.85分,在王府井地区的餐厅中评分最低。一些消费者声称这家店不仅包子贵,而且还服务差。现在狗不理餐厅因为消费者给“差评”就要报警,倒似乎更加坐实了该餐厅服务差的消费者评价的客观性。其实不管是“老字号”企业还是“新字号”企业,尤其是像餐饮企业这样的服务企业,都应该以服务为宗旨,以消费者为中心,更不能搞店大欺客那一套。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不应成了企业“倚老卖老”的“本钱”,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保住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让经过数代人努力换来的金字招牌砸在自己手上,就要先反躬自省,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要积极求变、积极作为,这才是维护荣誉、维护品牌的最有力、最有效方法。
被送“差评锦旗”,不该一走了之
《钱江晚报》评论员高路近日,浙江宁波中梁首府业主向万科物业赠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干啥啥不行,收钱第一名”。事件迅速发酵,并登上微博热搜。
9月13日,物业发声,拟申请退出小区物业工作,并称:“时间是检验真伪的试金石,青山绿水,江湖再见。”
业主送特殊的“锦旗”,物业则声称要退出小区,一副一拍两散的模样,宁波这家小区物业和业主用这么激烈的方式来“沟通”,让人咋舌。
问题是,双方的利益冲突是否真的到了不可调和、只有分手才能解决的地步?事情因车位收费而起,但是不是还牵涉别的矛盾不得而知。仅就收费标准而言,一个月元不能算贵。据悉,开发商向物价部门备案的停车收费标准是元/车位·月(其中元/月车位租赁费、30元/月车位管理费),而小区交付后,物业将小区人防车位停放服务收费定价为元/车位·月,可见物业还是作了一定让利的。
按《物权法》规定,人防车位是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的,属于附属设施,开发商享有使用权。另外,《防空法》规定:人民防空工程平时由投资者使用管理,收益归投资者所有。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开发商投入了成本,委托物业公司收取合理回报也在情理之中,哪怕换家物业公司,这笔钱也是要收的。
另一方面,轻言退出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不管是哪个品牌的物业公司,都是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万科物业自然也不例外。何况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取得众人一致意见。小区利益错综复杂,各项事务细小琐碎,一定会有争议,如果连这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是不适合从事物业服务行业的。在事情还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时就说放弃,有损于声誉。
很多人对这场纠纷感到不可思议,看到了情绪化、不理性的一面。有纠纷不奇怪,重要的是要持一颗开放、沟通的心去对待,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去处理。实现权利的方式要合理合法,不是比谁的拳头大、谁的骂声响。物业公司不该喧宾夺主,而业主也该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维权。对于物业公司来说,要强调服务意识:车位收费的解释工作有没有做到位,解释的态度好不好呢?
业主和物业公司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是利益共同体。
一个好小区长成不易,需要双方都付出努力。我们见过太多因为物业公司不称职导致小区管理混乱,也见到过不少因为业主利益不一致陷入内斗导致小区管理举步维艰,这都不是负责任的做法。
02
快慢之间
远程执法的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在杭州交警江干大队新城中队,记者目睹了整个处理过程:一起两车刮擦事故发生以后,过了几分钟,在路面巡逻的铁骑队员率先到达现场,指挥车辆靠边。在征得双方同意后,铁骑队员便将双方司机拉进了新城中队
结合双方陈述、现场监控的佐证,交警作出认定,并在
事故处理完毕,整个过程用时不到20分钟。
远程执法的好处显而易见。开车在外,最烦心的就是遭遇交通事故。尤其像早晚高峰时段,即使是一些轻微刮擦等没有人员伤亡的小事故,如果需要交警来认定事故责任,往往需要等待不少时间。现行的轻微事故处理模式,一般是自己到快速理赔中心处理,来来去去,仍要花去不少时间。
如今远程执法的出现,无疑是很大进步,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执法效率。
在一些交通事故中,事故双方现场无法达成一致,只等交警到来,还有一些车主为保存现场证据而没有将车靠边,导致交通一时瘫痪。类似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城市里上演。
显然,远程执法的出现减少了事故双方车子在路上扯皮的可能,降低了城市拥堵的概率,让整个城市的运行更加通畅。
当然,远程执法的前提是,有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网上处理的最大障碍可能是车主之间的扯皮,这时交通监控录像就能起到证据作用,平息双方纷争。
作为互联网之城,杭州在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上的一些做法让人耳目一新。远程执法在杭州的试点表明,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工具可以大大提高行*效能。把这些数据、手段用好了,可以成为减少办事环节的利器。希望有更多的城市、更多的部门加入对新技术和大数据应用潜力的挖掘中。若能在来往密切的长三角地区普及远程执法,对这个区域的车主而言,就是极大的便利。
各地城市的信息建设程度虽有不同,但只要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群众,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办法、用更好的智慧来服务群众。
由此想到,其他部门是不是也可以学习这一创新,比如保险公司能不能把理赔服务搬到网上,把交警部门网上传递过来的事故处理意见作为理赔的依据,如此,这个服务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在超市买东西进行支付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一个镜头对准你。作为普通人,被这样“攻击”的概率并不大。但是,网络安全嘉年华所展示的这种风险,也并非虚构,它是真实存在的。
昨天在超市买牛奶的时候,看到两个小伙子在结算时通过刷脸支付,他们尽情享受着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脸上写满了天真无邪。和他们相比,我总是慢半拍,至今拒绝所在的小区对我进行“人脸识别”,每次都是很传统地刷业主卡进入。
中国在
去年我在日本居住了几个月,每天都使用现金。开始的几天很不适应,但是慢慢也捡起了从小学开始就锻炼出来的计算本领,这样在支付的时候,我可以从钱包里拿出适当面额的纸币。回国后,我身上元的纸币,好几个月都没有用出,直到在拉萨一个寺庙买门票的时候才派上用场。
我们无疑是更先进更方便了。但是,那个疑问也一直存在:和我们相比,“更落后”的日本人,到底错过了什么?他们也正常地生活,买东西、乘车、旅行……他们也许更慢了,但是我们节约的时间用来干什么了?最大的可能,是用来玩手机了。
前几天回老家,临走的时候母亲要给我一些钱,这让我很尴尬。她发现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以为我会寸步难行。我向她讲解了移动支付的方便,她还是坚持让我至少拿一些零钱。对老一辈的人来说,身上有一些现金才有安全感。
但是事实可能相反,我在外畅通无阻,而身上带着现金的父母却困难重重。父亲有一部智能手机,但是现在对各种扫“码”都还没有掌握。如果他在城市生活,今年大概会是因为没有健康码而无法乘车新闻中的一员。
网络安全嘉年华上的模拟,只是给我们展示了移动支付所面临的风险。它提醒我们,这种新鲜事物或者技术进步,同时也伴随着新的风险。人们必须对此有更清醒的认识,比如在支付的时候留心周围环境,保护好自己的密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好自己的手机与个人信息。这种提示是非常必要的,它让我们注意到“快”背后,还存在一种“慢”,一种“保守”的力量。如果没有保护这种“慢”,“快”就会变成恐怖。
很多时候,我们都对这种“慢”注意不到,甚至嫌弃那些“跟不上时代”的人。前段时间有老人因为不能出示健康码而无法乘坐公交车,最后被全车的年轻人嫌弃。这就是“慢”遭遇的一种困境。我们要注意“安全”,也要看到那些跟在我们身后的人。
这就是底线意识。对移动支付来说,安全就是底线,如果不能保证支付的安全,再便捷都可能等于零。同样,对整个社会来说,照顾到那些老人、小孩,就是底线。在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在快速进步,如今或许到了需要重视“保守”的力量的时候了。看一下有什么安全漏洞,等一下身后的人,这样才能走得更稳。
03
富贵家委
家委会“非富即贵”,办学不能如此功利
作者:龙之朱《光明日报》(年09月16日10版)近日,江苏镇江一小学首届家长委员会名单引发争议。该名单上的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不是在*府部门任职,就是企业高管。这样的家委会成员构成方式,能否实现家委会的本来功能,能否将学校与家庭沟通中的一般问题反映出来,令许多家长担心。对此,该校校长回应称,家委会成员具有社会名望,做事会比较容易。
家委会如此组成并不奇怪,当下的一些家委会已经成为为学校、班级办事的办事机构了:学校缺乏口罩等防疫物资,家委会去想办法;教育行*部门要求减负,家委会负责购置、派发教辅;班级要加装空气净化器,家委会负责号召、说服其他家长,购买并安装;至于学校与社会发生一些冲突、纠纷,家委会更是责无旁贷,出面摆平……家委会事务如此繁杂且难度不小,若家长没有一些能力还真办不下来。如此,这所小学校长所说的“具有社会名望做事容易”,倒是说了一句大实话。
学校借力家长资源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解决一些困难,本身并无问题。但如果把家委会仅仅理解为一个办事机构,则不仅曲解了家委会的作用,也扭曲了家校关系。家委会首先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方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规定,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教育部年出台的专门文件也规定,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可见,从定位看,家委会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及时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或建议。
撇开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不谈,片面强调家长所具有的社会资源和能量,把家委会搞成“非富即贵”的办事机构,这未免有些功利。这样的家校互动,一方面会屏蔽一些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学校难以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学校只顾及一部分“有能力”家长的意愿,损害其他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学校虽并不是与社会绝缘的净土,但也不能把社会上一些功利的现象照搬进去。精神家园一定要有一些情怀和追求。特别是在学校管理方面,如何更好地吸纳广大家长的意见,如何在学校和家长之间多一些便捷的沟通渠道,如何推进学校治理、提高办学水平,来自家长的智慧必不可少。如果一味盯着家长手里的那点资源、权力,只想着“办事”,教育就走偏了。因此,家委会组成的拼资源、拼人脉、拼关系以及其成员“非富即贵”,已经扭曲了家委会组建的初衷。
成员非富即贵,家委会不该是“名利场”
-09-:30:27新京报张立美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这属于典型的同温层,容易导致普通家庭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被忽视,难以真正发挥出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作用。
近日,一份江苏镇江丹阳市正则小学首届家委会成员名单被曝出,名单显示家长身份非富即贵——在这份家委会名单中,有的家长在*府部门任职,有的家长是企业中的高管……这引发热议,有网友称家委会不该按家长身份来选。9月14日,正则小学校长回应称,名单是若干年前的,成员是按照规程去选举的,家长的社会名望高,做事会比较容易。
从目前的校方回应来看,不论这份小学家委会成员名单是若干年前的,还是当下的,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一事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城市中小学家委会成员构成皆是如此。
客观而言,按照校方所言,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容易做事,这有其合理性。众所周知,非富即贵的家长基本上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丰富的社会资源,不仅能为师生学习提供便利,而且在协助学校工作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广大中小学校长和班主任更愿意选择、推荐甚至指定非富即贵家长当家委会成员的重要原因。
但是,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缺少普通家庭家长的参与,其弊端显而易见。非富即贵,既不符合建立家委会的初衷,也无法代表全体家长学生,难以真正发挥出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作用。
按照家委会的定位,家委会应当代表的是全体学生利益,代表全体家长发出他们的声音,为所有家长和学生谋利。家委会成员非富即贵,属于典型的同温层,其思维方式比较一致。这使得缺少普通家长参加的家委会,在决策上往往无法顾及到一些普通家庭的实际困难。所以,经常能够看见一些家委会提出举办豪华毕业典礼、安排豪华谢师宴、集资给教师发补贴、集资给教室装空调等建议,让普通家长很为难,招致广大网友不满。
让家委会回归初心,防止变味走样,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桥梁功能,当好学校工作的帮手和监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家委会产生机制要转变。按照常理,家委会应当由家长民主选举产生,家委会成员候选人应采取自荐机制,学校、班主任不宜推荐候选人,更不能指定。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家委会运行机制要转变。家委会应当独立运行,不受学校和班主任指挥、支配,学校出台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决定应征得家委会同意。这需要法律保障家委会的地位、权责,也需要家委会成员提高认识。再者,引导普通家长参与家委会工作,提高普通家长参与家委会的积极性。
说到底,即便这份名单是多年前的,但也反映出当下的现实状况。学校不是名利场,非富即贵也不能代表全体家长学生,家委会连接的是家长和学校,服务的是学生们的成长和学习,只有秉持住这点初心,才能让家委会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沦为名利场一般的存在。
04
防守反击
“被追打商贩砍伤城管属正当防卫”倒逼规范执法
年09月15日星期二北京青年报史奉楚就公众
这两天,微博上一则关于“张文宏去无锡了,无锡市*府奖励了他一套湖景别墅+万现金,另加万研究资金”的消息刷了屏。
乍看起来,这透露出两点信息:张文宏跳槽了,从上海跳到了无锡;跳槽原因是“房子+钱”。
9月14日晚,医院在其官方
也就是说,张文宏确有被“引进”,但没有跳槽;他确实获得了上千万资金补助,但他捐出去了。那些讹传,以及附着其上的“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叹息,根本就是立错了靶子。本质上这些谣言是对张文宏不该有的消费——还有些恶意的意味。
作为抗疫一线的“金句王”,张文宏走红之后也难免遭遇“人红是非多”的困扰,屡屡遭到断章取义式的恶意消费,比如有人对其“孩子早餐不能喝粥”的建议上纲上线,曲解为“崇洋媚外”。
在这则谣言中,炮制者显然也有所指向,有意将公众情绪引向“别墅和巨款”,营造“张文宏为钱跳槽”的舆论氛围。所幸的是,这种“仇富式引导”并未奏效,除了个别言论,网友们反而一边倒,站在了张文宏一边。
实际上,在各地柔性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或许都会出现类似的非议与谣言,将原本正常的人才引进强行功利化。如果当事人不具备张文宏这样的知名度与公众形象,就有被误会的可能。
所谓“柔性引才”是指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突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不改变其户籍(不迁户口)或国籍,不改变人才与原单位关系(不转人事关系),将人才吸引到本地工作或创业的人才引进使用方式。
通过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讲座、难题攻关、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短期服务,“柔性引才”成为“把引进的人才留下来”的重要补充。
对此,各地多有举措。年12月,山东省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柔性引进人才办法》;三亚推出了“季节性休养”*策,让专业人才通过短期疗养加顾问形式为地方服务;浙江庆元的“星期天工程师”制度,引导人才利用周末或业余时间提供服务等做法,都是柔性引才的范例。
无锡的太湖人才计划同样如此。对张文宏这样实力得到公认的顶尖人才,以“柔性引才”方式引进,也是一种巧妙的“引人先引智”思路。张文宏没有跳槽,却能给无锡提供极大帮助,显然是双赢做法。
某种程度上,“柔性引才”的关键,就在于这缓解了地方财*压力,不需要再将“银子+房子”当成引进人才的成本,有利于财*资金的精准使用。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功利化”的优势。而炮制“张文宏为钱跳槽”的谣言,还拿颇具噱头的“大别墅”说事,只能是对这种“非功利化”的侵蚀。
以功利化视角去解读那些“非功利化”行为,无疑是该被摒弃的。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