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说李佳琦5分钟卖十万个这款清明必吃的 [复制链接]

1#
暖春三月,某品牌青团做客李佳琦直播间,不到五分钟,十万余份青团售卖一空,掐时蹲点的记者竟然还是没有抢到!遗憾惨败,真正的手慢无哇!

前些天,听说为了这颗团子,上海老字号门前也排出了北欧风!

如此这般,只为一款江南人清明必吃的点心——艾青青团。其实在宁波,很多女子都会做青团,多是从小跟着妈妈、奶奶学的家传手艺。

这几天,宁波人的朋友圈被艾青点心刷屏了,甜蜜的“流糯”派、鲜香的咸菜派:艾青团子、艾青饺子、艾青馒头……北仑春晓的村姑小玉的“流糯”麻糍和青团如期端上……奉化的董女士晒在朋友群的艾青美食品种多样:芝麻馅、松花馅的青团,精致的艾青饺子,这些都是跟着奶奶学会的手艺。巧手鲍小鱼蒸了一锅艾青馒头:地道的艾青青团怎么做?我们一起去奉化西坞庙后周村探访,一群快乐的大姐忙着采摘艾青,捶打粉团……一只只精致的青团令人垂涎……第一步采摘去涩野外采摘的艾草,清洗干净,新鲜艾草在添加食用碱水的热水中,烫熟,然后挤出苦水。而老底子的土办法是:艾青烫熟后,拌入适量的草木灰,两三天后再用清水漂洗,草木灰的作用相当于加碱水,可以去除艾草的苦涩味。第二步蒸熟适量配比的粳米和糯米粉加水揉成团,做成中空的青团大窝头,这样受热均匀,中间还可以添加艾青。隔水蒸30分钟,大窝头蒸透后加入艾草,再蒸10分钟。第三步捶打皮子熟透的大窝头倒入石臼中,趁热捶打。这个步骤非常劳累,需要两人合作。一人捶打,一人不断地拨弄火热的窝头,手拨弄一把,就要在冷水盆里浸泡一下降降温。这样要捶打千百次,几位大姐轮番捶打,直到艾青和米粉完全融合,青翠的青团皮子终于做成。一般来说,千锤百炼后青团皮子里依稀可以看到艾青的茎脉。经后庙周的大姐们捶打的青团皮子,青翠细腻,大姐们解释说,她们采摘的艾青非常嫩,完全融入米粉中,不见丝毫的茎脉。第四步摘团成型较为常见的传统青团馅有*豆、松花、芝麻、咸菜四种,甜咸皆有。先摘一团青团皮子,用手掌压成薄薄的皮子,嵌入馅料,包圆,用手掌压扁。大姐们包的青团皮子薄,馅料多,个头均匀。团子用手掌压扁后,滚上薄薄的松花粉,软软的青团大功告成了。讲究点的,再用金团印子按压一下,传统的图案有福禄寿、双喜等。芝士贴:青团是宁波人在清明节吃的传统点心。据传,青团之称始于唐,每逢清明江南人家有家家户户做青团的习俗。古时青团用作清明祭祀,逐渐演变成美味的传统小吃。又传吃青团的食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

-THEEND-

来源甬上APP记者谢昭艳

编辑朱锦华

二审俞素梅三审陈剑虹

宁波晚报生活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