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北仑一对夫妇经营的精灵酒吧又开始向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这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今年依然为期一个月。他们的善举被央视
昨天上午9点42分,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用1分25秒让全国观众感受到由这对北仑夫妇传递出的冬日温暖。
“稀饭、包子给我们弄得好好的!”老家安徽的李宏安,今年64岁,来北仑工作已经十二年了。镜头里,他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对酒吧老板赞不绝口。
周兴芳也是其中一位环卫工人,不善言辞的她甚至不知道老板姓甚名谁,只道了一句“心里暖乎乎的”,而这确也是所有人能感同身受的。
12月15日,是精灵酒吧今年爱心早餐“开张”首日,酒吧门头的电子屏上滚动显示“爱心早餐免费一个月”的字样,这是*小琴夫妇与附近环卫工人如期的“约定”。
跟往年一样,这两天每天有四五十名环卫工人来这里吃一顿热乎饭,大多是熟面孔。彼此照面,没有寒暄,对大伙儿来说,“感谢”真的已经不需要再挂在嘴边了。而对*小琴来说,她从没想通过此事出名,即便当天得知央视会报道,她也丝毫不在意哪一天会播出。
昨天下午两点,记者联系她时,她刚吃完中饭没多久,正准备补觉。“能让他们在冬天吃到暖胃的早餐,我就觉得挺满足,挺有干劲的。”
*小琴今年45岁,与丈夫经营酒吧多年,四年前参与的一场关爱环卫工人的活动触动并促使她开始了这份爱心事业。她记得当时给环卫工人送手套、围巾时,他们展现在脸上的笑容和满足,可事后回家她却有了新的想法:总觉得这样还是不够温暖,只有胃暖了,身才暖。
在她看来不过是“举手之劳”?●○
因为酒吧经营时间的关系,*小琴一直以来的作息都是与他人颠倒。平常,酒吧傍晚5点迎客,凌晨3点打烊,白天时间是用来休息的,可爱心早餐一启动,她的生物钟全乱套了,一天下来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凌晨5点半第一批环卫工人就要上路,因此她得提前一小时准备早餐,直至忙到7点。
“和面、揉面、发酵,起码要两个小时,还要熬粥。以前我会自己做些小菜,可实在来不及,现在就买现成的咸菜、萝卜干。”她告诉记者,为了赶时间,半夜做生意的时候,她会抽空把面粉和了,顺便把大米下锅煮,等到把客人都送走后,丈夫会过来帮忙擀面、做面食。
因为以前开过早餐店,做面食,夫妇俩都在行。将发好的面揉好,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擀成边缘薄中间厚的圆饼后,放入肉馅,再捏成一圈漂亮的褶,然后搁进蒸笼,放上煤气炉,这个动作一气呵成。
不过,为了让环卫工人吃得热乎,他们也不嫌麻烦,馒头、肉包都是等人陆续来了,才一屉屉上锅蒸。
在确保吃得暖和的同时,*小琴还细心地考虑如何让环卫工人吃得舒心,这不,今年的早餐又多了一个品种:年糕汤。“生怕白粥不够喝,也想给他们换换口味!”
这一个月,显然是时间和精力的双倍耗费,可在她看来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过是每天十多斤面粉等食材的成本付出。
她的善,赢得了众人的认同。记者了解到,这几年她先后获得北仑区新碶街道最美巾帼商家、北仑好人、宁波好人等荣誉称号。同时,她还是北仑百灵鸟公益联盟的志愿者,空闲时,也会参与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陈烨通讯员陈红
编辑魏薇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