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组织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首批文明创建巡礼”集中采访报道活动首站走进泗门镇,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浙江日报、浙江之声、钱江晚报、浙江交通之声、浙江文明网、宁波文明网等一批主流媒体记者,先后走进成之庄(家风家训馆)、泗门镇全民健身中心、全国文明村谢家路村、小路下村等地,用文字、镜头记录这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之城的成长故事,用心感受全国文明镇人文之美、秩序之美、发展之美。一路走来,记者们深感振奋,频频点赞,并表示要进一步宣传报道好泗门。
关于泗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小堂占尽一湖春,咫尺村烟接市尘。日日街头鲑菜满,不妨长作泗门人。”早在多年前,清代著名学者*宗羲在泗门避乱时,在这里的市井烟火中感受到了久违的平静和温暖。年后的今天,泗门镇处处飘动着文明和谐的新风,愈发温馨迷人。“精神文明,是一个地区蓬勃发展最核心的内生动力。”泗门镇*委书记*琪说,泗门镇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把文明创建与村镇的*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相融合,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小城市培育和卫星城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
数载磨一剑,功成非易事。年,泗门镇在全国众多乡镇中脱颖而出,问鼎首批“全国文明村镇”,年成功卫冕“五连冠”。
在此期间,泗门镇被列为首批宁波卫星城市试点,随后又启动实施了省首批小城市试点培育,泗门实现了从一个由镇向小城跨越。泗门的文明色彩越来越鲜亮,百姓的幸福感也越来越明显。生机盎然、文明祥和的美丽画卷在泗门徐徐展开。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传承了数百年的“谢氏家训”,在座落于余姚市泗门镇成之庄的家风家训馆里再次被弘扬光大。该馆从年落成以来,参观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余姚地方史专家介绍,泗门在唐代还是一片荒凉的滩涂,到南宋才有“杨诸周谢”四姓定居,并先后制定了家风家训,到明代逐渐发展成为姚江望族。其中被奉为代表的“谢氏家训”,由谢阁老的祖父谢莹制订。为了使子孙明白他制订家训的一番苦心,他还特意编写了“起家之由十七条”“败家之由十七条”,从正反两个方面规定子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使得家风教育更具有操作性。明嘉靖年间,朝廷特下旨表彰泗门为“淳厚里”,意思是“民风淳厚、民俗淳朴”的地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泗门镇始终把家风建设放在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弘扬家风家训的载体和方式方法,着力推动全镇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共识,以好家风好家训促进好乡风好民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家庭中落地生根。
家风家训不能“养在深闺人未识”,要把它展示到群众面前,影响更多的家庭。为此,泗门镇广泛开展家训展示活动,深入挖掘、传承本土优秀传统家风家训资源,梳理当代家风,在新设的家风家训馆和各村家园馆中展示,同时开展年度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家风家训教育线路,建设“一村一品”特色家风,让村民耳濡目染优秀的家风家训。
“家风正,子孙端,民风淳,世风清。重耕读,性高洁,秉醇厚,增门楣。”一曲《泗门好家风》,经由国家一级演员、歌唱家吕薇倾情演唱,淋漓尽致展现了泗门镇好家风的深厚底蕴。泗门镇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家风教育融入文艺作品和节庆礼仪活动中,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下受到好家风好家训的感染。在小学生开笔礼中,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体会父母的艰辛和期望;在新兵欢送会上,向告别亲人踏上*旅的青年赠送“好家风”荷包和读本……
“村干部更加团结自律了,村民之间也更加和睦,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明显少了。”对于家风文明创建,泗门镇小路下村*委书记沈福灿深有感触。他说,好家风已成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道德力量,通过“以家倡廉、以家助廉、以家促廉”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净化了村风、民风和社会风气。
8月9日,超强台风“利奇马”正面袭击浙江。泗门镇相公潭村部分居住在低洼旧房之中的村民需要紧急转移。
村里古塘酒店总经理应国钎放心不下村里的父老乡亲,主动联系村里,愿意为需要避灾的村民提供免费食宿。“有一分光就发一份热。”应国钎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不值一提。村*总支书记马渭锋告诉记者:“到了傍晚,他冒雨为20多名避灾村民送来晚餐,还贴心地准备了蚊香。”
危难当前,大爱与善念在人们的心间油然而生;时代奔流,德性的丰碑在泗门这片悠久的土壤上昂然挺立。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迈开文明创建的脚步,到如今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泗门镇不断探索各种活动载体,以核心价值观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打通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
年,泗门镇小路下村创设“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一时成为当时省内外媒体采访报道的热点新闻。沈福灿说,该项评选活动已经持续了21年,见证了小路下村创建成为首批全国文明村的历程,全村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明户,并形成了人人争当文明人、户户争做文明事的良好氛围。
二十多年过去,各类道德典型和身边好人的培育选树活动更加丰富,崇德向善的土壤更加深厚。累计捐赠资金余万元的舜韵集团董事长姚国祥、细致入微照料智障的伯父14年的孙均芬……数不清的“泗门榜样”如同精神的明灯,引领泗门在文明创建之路上前行。
文明劝导、环境整治、美丽家园、微心愿认领、公益演出、广场服务、捐献冬衣……成立于年的泗门镇“我来帮”志愿服务队实现天志愿服务常态化,用点滴行动凝结为温暖而坚定的力量,“你有困难我来帮”的精神闪耀在泗门的每个角落。
串联东大街社史馆、汝湖公园、谢氏祭祀非遗馆、谢家路村等文明地标的“淳厚泗门”文明示范线创建去年启动,成为泗门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新载体。通过实施景观标识打造、文明行为促进、基层文化惠民、志愿服务推进、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增效等六大行动,打造具有泗门地域特色的文明综合体。
今年元宵,网友“牧影门左使”拍摄了一段“宁波泗门雨中游玩”视频。寻找“诗和远方”的他,在泗门镇元宵灯会上留下了难忘回忆。短视频APP上数十万次的播放,让泗门元宵灯会一夜走红。
自元代起,泗门镇就有了元宵举行“龙灯会”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年,还被列入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的元宵灯会就以“逐梦新时代、点亮幸福灯”为主题,猜灯谜、品美食、看大戏……镇内外10万多名群众沉醉在流光溢彩的花灯海洋,在五彩斑斓的文化盛宴里流连忘返。
近年来,泗门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镇,不断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从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群众文化入手,打通农村文化传承的精神脉络,凝聚起广大新老泗门人的归属感。
“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文化普及工程,“汝湖春晓”“汝湖金秋”两大文化品牌活动,遍布全镇的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企业文化俱乐部……实实在在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回应群众对优质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大家信赖和期盼的精神家园。
为了让群众更有文化参与感、获得感,泗门镇大力引进名团、名家、名作,通过各种文化惠民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院,欣赏各类高水平艺术展演。精心布置了书画展厅、非遗展厅、一人一艺馆、家风家训馆、各村(社区)家园馆(社史馆)等,通过举办各类规范化、品牌化的艺术展览、展示活动,形成贯穿全年、遍布全镇的全民艺术展览体系。泗门镇还鼓励群众自发组织、参与艺术创作、才艺比拼,各文艺团队自编自导三句半《垃圾分类减量在行动》、音乐快板《厚植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说唱《泗门面貌崭崭新》用文艺的形式走上大舞台进行宣演宣讲,寓教于乐,受到群众欢迎。
守护乡愁,让古镇文化“活”起来。泗门镇不断加大文化古迹、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通过挖掘传承成立了犴舞、木偶摔跤、采莲船、车子灯等十支民间艺术团队。木偶摔跤和犴舞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多次登上央视,走进上海世博会和杭州动漫节。木偶摔跤受邀赴波兰进行外事文化交流演出,受到外国朋友的由衷喜爱。
今年8月初,泗门镇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一亮相,立即吸引了周边百姓的热捧。市民沙静明早早就来办了游泳卡。他说:“游泳馆太漂亮了,满满的设计感。在家门口也有这么亮眼的游泳馆,幸福感爆表!”
包含田径场、足球场、健身广场的泗门镇全民健身中心,是目前全宁波规模最大的乡镇级全民健身中心。尽管还在试运行阶段,高峰时已有每日超过1万人次来此锻炼游玩,成为泗门新“客厅”。
*琪表示:“我们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不是为了创建而创建、为了争牌而争牌,而是要通过创建这个载体,提升村镇的文明程度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在文明创建的征途中,这座古镇小城焕发出勃勃生机,城乡呈现新面貌,民生福祉得到了新改善,村镇环境品质和村民文明程度在创建中不断提升。
东大街—西大街提升改造成效初显,商贸更加繁荣;背街巷弄改造和农村网络公路工程快速推进,谢家路村成功创建省2A级景区村庄,海南村成功创建省森林村庄,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小城面貌蝶变一新;医院医共体稳步推进,血液净化中心和磁共振投入运行,名医名院合作惠及周边百姓……
每天中午,泗门镇东蒲村村民陈文世都能吃上村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送来的午餐。他患病且行动不便,唯一的女儿又在余姚城区上班,午餐成了大问题。泗门镇在各村建设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为万千家庭排解了这一困难。现在,陈文世每天只要拿出3元钱,就能在家吃上一顿荤素搭配的午餐。
去年,泗门镇被命名为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成为宁波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民*部验收组认为,泗门镇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服务完善、和谐有序,公共服务内容丰富,水平较高,可以与世界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水平相媲美。
随着文明创建的深入,公共资源更加均衡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跃升,让如今的泗门人不出镇门就能看名医、上名校、买名品,也从生活方式上,改变着小镇的每一个人:不再疲于奔波,而是享受美好生活。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