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830/4459900.html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辞去首相职务一事成为焦点,辞职原因是受旧疾溃疡性结肠炎发作等影响。事实上,安倍晋三13年前因溃疡性结肠炎突然发作,就辞去了首相职务,当时给国民带来非常大的疑惑和不安。如今再度发作,令大众的目光落在了这较为陌生的溃疡性结肠炎上。这到底是种什么疾病,让安倍晋三饱受折磨?为什么在经历了13年的斗争后,安倍晋三的病情还是恶化了?而很多病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很焦虑,“连日本首相都治不好的肠炎,我们该怎么办?”
病因至今都还尚不十分明确
中国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李华山教授指出,溃疡性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大肠非特异炎症。病变主要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也可以展到整个大肠,以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出现弥漫炎症,形成溃疡为主要特征,所以称为溃疡性大肠炎,或特发性大肠炎。我国一般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但从该病主要发生在直肠、乙状结肠,病变非局限在结肠来看,还是称为溃疡性大肠炎为妥。
一百年前人们对本病的认识还不明确。因其主要症状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和粪便中含有粘液脓血。误认它是慢性痢疾的一种。
年有二位医生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经反复多次的大便检查和培养,并未找到痢疾杆菌和其它致病细菌,才认识到本病并不是一种慢性痢疾的一种,也不是什么特异病因引起的特殊疾病。
医学上把这种有专一因素引起的原因明确的疾病,叫做特异性疾病。把不是专一因素引起的原因不明确疾病叫做非特异性疾病,溃疡性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所以属非特异的大肠炎症。
浙江大学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炎症性肠病中心负责人曹倩也认为,以安倍为例,精神压力大、工作疲劳都有可能造成病情加重。“可能是基因、环境、免疫和其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触发了机体的炎症过程,而且这个炎症过程无法正常关闭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炎症过程一旦开启,虽然无法被关闭,但却是可控的。”
越是低龄发病,越容易“糟糕”
今年66岁的安倍,其实在上初三时就第一次出现腹痛、腹泻、血便的症状了,高中时又出现同样症状,当时医生开了“整肠药”,症状便自行缓解了。距离第一次发病10年后,他才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一直致力于炎性肠病研究和治疗的医院消化内科郅敏主任医师表示:安倍晋三得溃结近50年,早年并没有这么多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物,这导致他的肠道慢性改变,持续的炎症使肠道出现慢性纤维化,甚至是铅管样改变。在出现纤维性铅管样改变后,即便现在有新的药物效果也不太好,且持续的炎症导致此病的癌变几率也很高。有消息传出安倍就是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几年前的治疗团队也增加了一位诊疗方向为肿瘤领域的主诊医生。
“这种疾病最喜欢找年轻人,高发年龄是15-35岁,而安倍在初三就患上此病,病程已经非常长。”郅敏主任表示,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另一种叫克罗恩病。近10年来,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迅速增长,如今已有约50万人,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克罗恩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消瘦和便血是这两种疾病共有的症状,郅敏主任介绍说她的大部分病人都有“面*肌瘦”的体征。而安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他从年任自民*国会对策副委员长时,只能依靠点滴生活,体重由原来的65公斤减少到53公斤。“很多炎症性肠病患者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因而体重下降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郅敏主任表示,两者都有腹痛的症状,但位置有所不同,溃疡性结肠炎以左下腹痛常见,克罗恩病则多是右下腹痛。
“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机率要高于一般性肠炎,在中青年群体中高发。”作为宁波市最早开设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的医生,医院消化内科邵利红副主任医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