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厉害又暖心宁波有位ldquo画家 [复制链接]

1#
点击标题下「文明宁波」可快速
  对于朋友圈好友的点赞,郭医生连呼“过奖了,画手术示意图完全是为了工作服务”。原来,一位约旦籍的医学留学生小J,因为左手环指屈曲挛缩畸形4个月了,医院骨四科,由郭医生为其手术。

“手外科手术,尤其是创面皮瓣修复、功能重建的手术,在术前设计方案的时候,我都有画一画手术简图的习惯;就像裁缝一下,甚至有的皮瓣供区就在患者身体上术前设计并画出。”在郭医生看来,手外科的手术很多难点不在术中,而是在术前。如何通过术前查体确定诊断,从而进行合理的术前规划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比,这次画的手术简图,从手指侧方切口的选择,到松解挛缩的血管、神经,进而寻找挛缩的掌板到固定缝合,6张简图实际上就是一次手术的预演。

郭医生说,只有画一遍,才能注意到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手术简图,能更好的与患者交流,也能让自己找到不足及术中难点,做到预判。

手术前通过画画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郭医生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七年多。遇到皮瓣修复或者功能重建手术,几乎每一次术前谈话,郭医生都会拿出画好的简图跟病人及家属沟通。如今他画的手术简图已经有多张。对于专业的医学术语,很多老百姓听不太懂,单纯的口头交流效果不好,图画的方法就一目了然了。

此前,一位91岁褥疮已达骨头的患者,创面经久不愈。考虑患者高龄,难以承受多次手术,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郭医生决定用臀上动脉皮瓣移植覆盖创面。术前他画了三张示意图,清楚标识出移植皮瓣的位置,皮瓣上的重要血管以及缝合方法,患者家属一下子就理解了整个手术,非常配合,最后手术也非常成功。

医生很谦虚,说画得不好

“其实很多前辈画的解剖结构都很漂亮”

郭医生的画,最多的是手指的部位。绘画专业的人都知道,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画好手指是非常难的。而郭医生画的手指线条流畅优美,他说这都是熟能生巧。

郭医生没有学过画画,不过他说很多手外科的前辈,都有一手扎实的“画功”。郭医生开始画图可以追溯到他读研究生时,接触到的《韦加宁手外科手术图谱》。作者韦加宁是我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书中以手绘图文的形式记录了大量手术案例,其中也配有解剖图绘制讲解。

为了进一步了解手部的解剖结构,郭医生在读书时就临摹过不少书中的手术案例。真正用示意图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手术过程,则是他年来到宁波二院后。

“最初做急诊手术,不可能术前画图规划,更多的是结束工作后,用绘图的方式记录当时的手术情况,进行一种回顾。现在择期手术则更多地在术前画图。”郭医生现在画得熟练了,朋友圈里的六幅示意图,10来分钟就能画好。虽然画过不少解剖图,但是绝大多数的图示都作为手术记录归档了,郭医生也并没有保存。七年多来,郭医生画的手术图已经累计有多幅。

除了这位手术前画画和患者沟通的“画家”医生,咱宁波也有给患者画“武林秘籍”的医生。

有位网友

小学医院看腰椎间盘的老毛病,不料接诊的医生超有耐心,在一张电子处方单上画起了自创的锻炼图,看起来就像一份“武林秘籍”,让他们深受感动。

据网友

小学教师回忆,当时他的母亲腰椎间盘的老毛病又发作了,痛得特别厉害,居然无法起床,于医院并挂了骨科门诊就诊。

当时该门诊内人并不算太多,里面坐诊的是一个年轻的医生,名字忘记了,因为姓氏比较特别,姓景,所以他印象比较深刻。这个景医生不但检查非常仔细,而且态度也很不错。

配完药后,当他妈妈询问,这老毛病要如何根治时,景医生表示,腰椎间盘的老毛病是没法彻底根治的。正当他们听到这话感到有些失望的时候,景医生提出他有一套锻炼方法,坚持不懈可以缓解。

没想到说完,景医生就主动拿起他母亲的电子处方单,然后在单子上一笔一划地将整个锻炼操示意图画了出来,一边画还一边对他们做了具体的讲解,画完后又嘱咐他们带回去根据这个好好锻炼一下。该网友说,现在这么仔细的医生很少了,这也使他对医生的印象有了改观。另外,这套手绘的锻炼示意图,就像一本“武林秘籍”一样,易学易练。

除了他们

宁波还有很多这样认真负责的好医生

给这些棒棒的好医生竖个大拇指

文明宁波综合整理,来源:东南商报、宁波晚报、浙江之声等

编辑:耶律侠责任编辑:幻浪

传播文明引领风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