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区山庄公寓命名得名实相符宁波 [复制链接]

1#

《规划》对道路、跨江桥梁等进行了逐一命名。图为三官堂大桥。记者崔引摄


  “如果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代号,那么这个城市的生命密码就在其中;如果你崇拜这个地方的文化,这个地名就是尊称;如果你对这个地方有感情,这个地名就是一个深深的爱名”祖籍宁波的作家冯骥才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打动了不少人。


  地名,不仅让我们看见久远的过去,也同样能穿越时空照见未来。日前,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宁波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已在征集意见中,计划今年底前由市政府审议出台。


  16个主分区、30个亚区块地名规划也“新老有别”


  据了解,《规划》范围主要为宁波市区现行城市规划确定的市六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凡在本《规划》范围内编制地名分区规划,确定道路、桥梁、住宅区、建筑物(群)、广场、各类自然地理实体和其他大型构筑物名称等相关活动及事项时,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对市中心城区的高速公路、快速路、道路、跨江桥梁、轨道站点等进行了逐一命名。《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为框架,结合行政管理、建设用地情况和自然地形,将范围划分为16个地名主分区和30个地名亚区块。


  16个主分区分别为:海曙北片、海曙南片、鄞州南片、鄞州北片、东部新城及新材料科技城片、东钱湖片、鄞州东片、江北中心区片、江北西片区、镇海北区、江北北部及骆驼片、镇海庄市片、镇海老城及小港片、北仑中心区片、南部滨海片、奉化中心区片。


  不同的区块,有不同的地名规划导则。


  如海曙老城区,要重点保护传统地名文化和优化调整局部的地名。望京路、长春路以东区块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宁波地区的州治、府治所在地,文化沉淀深厚,应该最大限度保护、发掘和恢复传统地名,建立纪念性地名标志,以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充分反映宁波悠久历史。


  如东部新城及新材料科技城片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于宁波来说这是新城区,其地名规划导则要求保留和延续原有花木主题,新增反映现代科技、教育创新等主题的相关地名。


  要名实相符


  起名也不可任性


  针对各大楼盘、住宅小区“花名”满天飞的情况,《规划》明确提出了“名实相符原则”,即通名词语应与实体的类别、地理位置、规格、规模、景观等相适应;不同类别的实体通名不应串通混用。


  在住宅区通名中,通名不得缺失。通名应置于其专名之后,专名与通名的位置不应倒置或夹于专名语词之中,通名不得重叠使用,如××广场花园、××花园大厦、××广场大厦等,均属通名重叠现象,应予避免。


  通名的使用必须名实相符。通名应能反映所指实体的一定属性,与建筑物(群)的性质、功能、规模等实际相符,如“园”“苑”所指的实体应有较高的绿地比率;“山庄”应临山;“广场”应有一定面积的集中空地。


  具体而言,占地在6公顷以上(含6公顷),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住宅区,通名可用“小区”。占地在6公顷以下的住宅区,通名宜用“苑”“里”“坊”“园”“院”“村”“庄”等。


  “别墅”“山庄”“花园”和“公寓”作通名的住宅区,应符合一定的要求。别墅,是指拥有花园的园林式低层高级住宅区,绿地率不低于50%;山庄,指依山而建、环境优雅的低层高级住宅区,不是依山而建的,一般不能称山庄;花园,指有较多人工景点和绿地的住宅区,绿地率不低于40%,其中集中的绿地面积不得少于平方米。公寓,是指公共设施齐全、服务较好的高层住宅楼或占地范围较小的住宅楼群。


  住宅区、建筑物(群)的专名采词,宁波市六区范围内不得重名、同音。专名的字数一般应限定在4个字以内,宜简洁准确。


  对于建筑物(群),商业、商务办公为主体功能的建筑可采用“大厦”“大楼”“商厦”“楼”作通名。但一般来说,大厦是指15层及以上(不包括地下室)或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的商用楼宇建筑;达不到大厦标准,但相对周围环境显得十分突出醒目,具有标志性作用的较高层商用楼宇建筑,可用“大楼”作通名;以商贸为主或低层为商场、高层为办公用房的高层建筑物,可用“商厦”作通名;以商业、商务办公为主体的楼宇建筑,可用“楼”作通名。


  对于商业、商务办公为主体功能的建筑群,可采用“中心”“广场”“城”作通名。能被命名“中心”,要求占地面积在1公顷以上或建筑面积在8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群。一般城市中供市民休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场地,占地面积1.5公顷以上或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具有平方米以上整块公共场地的可命名为“广场”。占地面积在10公顷以上,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大型商贸建筑物群,可用“城”作通名。用“城”作通名时,通名前可冠以功能性词语,如××商城、××美食城、××建材城等。


  同时,《规划》指出,“中心”“广场”“城”须从严控制。地名的有偿冠名,更不提倡。


  建立7大类别词库


  未来可享更多数字化地名服务


  此外,《规划》设置了地名文化保护规划专章。确立了保护目标、原则、策略和思路,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引,构建启动保护行动、加强地名遗产研究、搭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平台、推进地名文化信息化工程等8个保护行动措施。


  《规划》还建立了地名专名采词库和禁限用词机制。规划中按照地名专名不同类别,建立了宁波古地名类、山水类、堰坝闸桥梁类、藏书文化类、先贤英烈近代名人类、祈愿希冀类和诗词歌赋类7大类别词库。同时,在日常地名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了相近或相似的地名专名采词不超过3个的限制采词机制。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除了绘制未来15年规划蓝图,接下来宁波的地名管理还将出现不少新变化。比如,对标数字化改革,整合民政、公安、政法、资规、住建等多部门地名地址信息资源,牵头开展宁波市标准地名地址“一址通”项目建设,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唯一权威的地名地址标准化服务。相关部门和区县(市)将建立线上、线下多渠道地名信息查询机制,方便公众按需查询地名综合信息。宁波晚报记者滕华


  编后:地名,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缕乡愁、一个文化符号、一段故事记忆。都说“地名背后是家乡”,在宁波,哪些地名让您印象深刻,有着别样情感?哪些地名您觉得特别有意思,又或是哪些地名还不够规范?还有什么办法让地名能去芜存菁,留住文化根脉请致电或,我们期待您的分享和诉说。

声明:本文转载自,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